楊帆:申花上港不處于同一時代 期望虹口別變道場

楊帆03-04 13:47 體壇+原創

2003年,葡萄牙足球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個是,在執教波爾圖的第二年,初出茅廬的小鮮肉教練穆里尼奧即捧得歐聯杯冠軍。而一年后,又奪波爾圖歷史上第二座歐冠;第二,2002年世界杯冠軍巴西隊主教練斯科拉里執掌葡萄牙國家隊教鞭,而他率隊在一年后本土舉行的歐洲杯決賽惜敗于希臘神話屈居亞軍。

比兩位大師級教練帶來的獎杯和榮耀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深刻地改變和影響了葡萄牙足球的發展方向。傳統的葡萄牙華麗足球絢爛之極,“黃金一代”之后,在穆帥和斯帥之后歸于意大利式的實用防反足球。斯帥本身就是意大利后裔,而穆帥之后在意大利國際米蘭再次站在歐洲之巔。2016年,在主教練桑托斯的帶領下,意大利化的葡萄牙史上首次舉起歐洲杯。       

在這樣的背景下,隨著新一代葡萄牙教練在歐亞各國開枝散葉,葡國足球的最新理念和打法也傳播到了中國。2015年 ,斯科拉里治下的恒大贏得了亞冠。2018年,“黃金一代”之天才后腰索薩的天津隊淘汰恒大進入亞冠八強,原葡萄牙國家隊主教練本托在重慶的短暫執教之后晉級韓國國家隊主教練。而葡式蛋撻風味的上港在穆尼里奧前助教博阿斯手里定型之后,再由博阿斯前助教佩雷拉發揚光大,三亞王升級為雙冠王的背后,上港俱樂部在競技層面的堅持不懈功不可沒。如果博阿斯之后不是佩雷拉而是另起爐灶,可能就沒有最近的雙冠王了,現在的情況很好,如果不出大的意外,還很有幾年好日子過。      

超級杯決賽,上港讓一個武球王打國安,2比0!中超首輪,讓一個武球王再讓一個綠巨人,4比0!習慣上,我們總是用紙面實力也就是球員的個人能力來衡量球隊實力,但個人能力屬于硬件的范疇,其實把個體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的足球理念和打法的軟件更重要,上港的三中衛體系很好地取代了武球王和綠巨人的功能。在中超,國安和申花都算是有分量的對手,因此,每一次成功升級都在給自己的實力加分。當然,雙冠王包括三亞王都不是白打的,等于是在銀行里又存了一筆錢。      

事實上,一個球員的成長也是如此。球員的硬件能力大約在20歲左右就已經定型,19歲的時候停球停到3米以外,29歲時只能做好一點點,將球停到2米左右。20歲進入職業隊以后,提高的是軟件的能力,籠統點說就是對足球的理解,水平越往上了打軟件越重要。這就要求球員具備很好的心智,為什么中國球員成熟期過長以至于把球踢明白的時候而身體已經跟不上了?心智成熟的球員經過一萬小時高水平比賽能夠成材,否則兩萬小時也不夠。    

   

一個球隊的理念、歷史、底蘊和價值觀到底有多重要?皇馬是這么告誡對手的,“你不是跟場上的十一個皇馬球員打比賽,而是在跟皇馬一百多年的歷史、榮譽和底蘊比賽。”2003年的波爾圖都是歐洲二流球員,2016年的葡萄牙除了C羅天賦異稟,其他球員都是歐洲二流。而上港的葡式蛋撻才兩年多,就可以讓掉武球王和綠巨人,這給人很大的想象,如果說世上有捷徑的話,別重硬輕軟算得上一個,翻譯成中文就是徐根寶的“選材看人品,還要看家長的人品。”      

不難推論,上港的三中衛體系還可以發展出更為豐富的變化,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綠巨人歇了上港還能行,其他人包括奧斯卡也就都能歇。由于申花打4141,所以,打國安的343干脆改成了352,利用人數的均等但個人能力占優的強勢,把申花的中場分割成為一盤散沙。申花似乎只有左路的曹赟定發揮了單打獨斗的作用,其他的尤其是右路的戰怡麟,徹底成為王燊超予取予求的通道,他幾乎在同樣位置又復制了一粒打國安的單刀球。       

在中場站住的情況下,葡式蛋撻一個顯著的特點是追求由守轉攻的效率。所以,在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比賽平淡無奇,波瀾不驚,沒有什么高潮,甚至你會因此認為上港其實踢得不怎么樣,這不是佩雷拉一個葡萄牙教練的標簽。回憶一下,2016年桑托斯治下的葡萄牙是不是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斯科拉里、穆里尼奧也是如此。前圍棋第一人李昌鎬也是這種風格,每一手都是正常的走法,挑不出毛病,也看不出有多好,簡簡單單,全程沒有妙手,但最后總是他贏那么一點點。克魯伊夫不是說了么,圍棋是簡單的,但最難的正是把棋下得簡單。 

     

雖然同在一個城市,但申花跟上港的球已經不在一個時代了。上港專注于場內的內容,而跟申花有關的新聞似乎更多在場外,比如天價旅游型前鋒特維斯之類,且不是一次兩次,生生把虹口足球場打成了霍元甲的虹口道場。但愿這一次處罰球員不是自罰三杯,而是申花是時候專注于踢球了。(楊帆)    

上港  /   申花  /   中超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