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約輸球因網球政治分神?大包大攬時代或已過去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51f22f1e-31a4-4c65-a70a-4e4efc67d883.jpg)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不知道是客串雙打比賽中太入戲而分了神,還是因為最近的網球政治心煩意亂,還是被頭一天突如其來的雨水打亂了節奏,德約科維奇在印第安維爾斯第三輪里就陰溝翻船,以兩個4比6被德國人科爾什雷伯淘汰出局,意外無緣男單16強。
雖然從比分上來看,每一盤只是差了一個發球局而已,但是比賽進程卻幾乎沒有懸念,德約科維奇從一開始的表現就是心浮氣躁,低級失誤接二連三,尤其在第二盤,他更是兩度遭遇破發,盡管破掉了對手一個發球勝賽局,但終究還是無力回天,收獲了一場意料之外的完敗。
德約顯然對自己這樣的表現很不滿意,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惱火,他在比賽中罕見地用球拍猛砸鞋底,因為用力過大將整只球拍砸爛,但這種發泄也沒能挽救他心不在焉的狀態。在遇到破發點時,世界第一也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求生欲,四次破發點只成功挽救了一個。就連他一向引以為傲的接發球,今天無論是接一發,還是二發的數據都不比對手更高。
面對一位35歲的老將,而且還是此前職業生涯中從未戰勝過世界第一的選手,德約科維奇的表現確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在三巨頭中,他是唯一的一位澳網后沒有參加任何比賽的選手,但長時間的休息和調整反而讓他失去了手感,首場比賽被拖入搶七的警訊也沒能引起他的格外關注。
那么究竟是前邊提到的哪個原因,讓今天德約的表現大失水準呢?或許三個都有。參加雙打和天氣的影響或許比較容易解除,但最近網球政治的影響恐怕才剛剛開始,作為事件的主導者之一,盡管德約暫時對此閉口不談,但必定會讓自己長期陷于輿論的漩渦中心,特別是多位頂尖球員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也讓他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若自己不迅速解決矛盾和紛爭,在心理上做出適度調整,恐怕接下來的邁阿密也是兇多吉少。
但無論是哪個原因,卻都更加印證了一個結論——即便還是世界第一,即便還能在大滿貫所向披靡,但德約在巡回賽里大包大攬的時代已經過去。無論是去年的巴黎大師賽,倫敦總決賽還是今年的多哈,以及此次的印第安維爾斯,我們都不難看出,德約在三盤兩勝的比賽中被爆冷的幾率越來越大。所以盡管現在大師賽冠軍數和納達爾只有一個差距,但想要反超對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了。
“陽光雙賽”作為背靠背的兩個大賽,它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若一個選手狀態好,很可能連續取得好成績,但同時若一站的狀態差,也很容易產生連帶效應。對此德約科維奇可以說深有體會,他曾經四次背靠背奪冠,但也有多次接連早早出局。短短一周內如何去調整,恐怕是比網球政治更需要他立刻去解決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