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圣聶衛平遙想40年前“雙敗淘汰”80元獎金

謝銳03-18 00:04

記者謝銳嵊州報道  3月15日晚,第一屆“昂利康杯”中國紹興(嵊州)王中王圍棋爭霸賽閉幕式上,棋圣聶衛平作為嘉賓致辭,他由“雙敗淘汰”回想起了四十年前的一項賽事。

雙敗淘汰賽制始于日本十段戰,比賽分為勝者組和敗者組,從勝者組首輪比賽開始至決賽,每個落敗者都有一次在敗者組中復活的機會,但如果雙敗的話即被淘汰出局,最后決賽在勝者組冠軍與敗者組冠軍之間展開。

聶衛平棋圣自然而然地就聯想到了40年前舉行的首屆新體育杯,那是改革開放后的第一個商業圍棋比賽,即發放比賽獎金的賽事。那次比賽采用的賽制正是雙敗淘汰制。聶棋圣追憶:“那次新體育杯,我跟今天的謝爾豪一樣,也是從敗者組復活,擊敗了勝者組冠軍陳(祖德)老,最終獲得冠軍。”

隨后他的一句話引發笑場,“我當時拿了多少冠軍獎金呢?可以透露給大家,80塊。現在這個比賽獎金不知道是當年的多少倍,但從賽制來說就是一個輪回。”

那屆新體育杯,是中國第一個由新聞單位出資主辦的新聞棋戰,聶衛平在勝者組決賽中不敵陳祖德后,掉入敗者組。當時的陳祖德就像橫亙于聶衛平面前的一座高山。后來聶衛平在書中寫道:“陳祖德鼎盛時期,先后于1962年、1964年、1974年三次獲得全國個人賽冠軍。每次有機會和他對局,我都是以追趕者的姿態來對弈。但當時他棋力很高,給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1974年全國圍棋個人錦標賽,我們再度交手,結果僅81手我即中盤告負,陳祖德像一座山似的在前聳立,逼得我刻苦發奮鉆研棋道,那也是我最用功、最看重勝負的階段。1979年首屆新體育杯圍棋賽,我2比0戰勝他奪冠,當時的欣喜之情無法形容,至今仍能一一回想。如果沒有他對我的鞭策和磨礪,很可能就沒有后來的我。”

如果不是那段特殊歷史時期,圍棋比賽都被取消,棋手下放到工廠勞動的話,陳祖德獲得的全國個人賽冠軍斷不至于只有三次。1979年首屆新體育杯,聶衛平先是在勝者組決賽中不敵陳祖德,而后從敗者組中成功復活,奪得敗者組冠軍,進而在決賽中2比0勝陳祖德后奪冠,實現了一次棋藝上的自我超越。

那屆新體育杯還有一個傳奇人物值得一提,最終獲得第三名的是常振明,即如今的中信集團董事長。當年還是北京圍棋隊隊員的常振明在第三名爭奪戰中逆轉勝王汝南,奪得第三。其后他便去上大學,告別了專業棋手生涯。

后來有報道說常振明是職業七段退役的,這種說法有錯漏,因為中國圍棋實行職業段位始于1982年,當時確定陳祖德、吳淞笙、聶衛平三人為九段,王汝南、華以剛兩人為八段,羅建文、沈果孫、黃德勛三人為七段,按照常振明取得的新體育杯第三名成績,如果授予職業段位的話,應該是七段,但他此時已離開了棋界。

若干年后,中國圍棋協會授予他業余7段,算是對他曾經獲得第一項職業頭銜戰第三名的補充獎勵。

不過,雙敗淘汰制對其他人都很公平,唯獨對勝者組冠軍略有不公,因為勝者組冠軍不能輸,輸了就再無機會。因此,有棋迷在網上建議,決賽三番棋勝負對勝者組冠軍應有所傾斜。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