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ATP+WTA32站冠軍不重樣 網壇陷入空前混戰?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51f22f1e-31a4-4c65-a70a-4e4efc67d883.jpg)
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剛剛結束的印第安維爾斯站的結果,恐怕讓所有人都感到目瞪口呆——女單方面,18歲的外卡選手安德萊斯庫橫空出世,一路擊敗各路頂尖高手奪冠,讓人感嘆不見天才少女很多年;男單方面,一直以來被認為是“硬地矮子”的蒂姆,竟然在決賽中掀翻了五屆賽會冠軍費德勒,奪得了生涯第一個大師賽冠軍,更讓人感嘆新生代的硬氣側露。
印第安維爾斯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素有“第五大滿貫”之稱,可以說重量級僅次于四大滿貫和年終總決賽。而這么高級別的比賽的男女單打,不約而同都產生了冷門冠軍,也折射出在進入2019賽季之后,無論是男子還是女子網壇的空前混戰局面。
先來看女子方面,在今年已經結束的13項比賽中,誕生了13個不同的冠軍!其中包括我國選手王雅繁在內的三位選手都拿到了生涯首冠。而三項最重要的比賽則都歸屬于97后,分別是澳網大坂直美、迪拜超五賽本西奇以及印第安維爾斯皇冠賽的安德萊斯庫,新生代搶班奪權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但這里的“新生代”指的可是97后,90后們在女子網壇如今都已經顯得過氣了。
如果說女子網壇出現這樣的結果并不意外,畢竟混戰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而且無論是去年的大坂直美,還是今年的安德萊斯庫,都是在印第安維爾斯拿下了生涯首冠。但是男子方面的混戰程度就讓人有些始料未及了,僅僅是在賽季前三個月,就誕生了多達七位“處女冠”!
不過,除了里約500分賽的塞爾維亞人杰雷之外,其它都是發生在250分賽,這里向來都是首冠誕生的密集地,不過短短兩個月就產生這么多首冠,也確實是史無前例。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包括印第安維爾斯在內,本賽季男網總共19項比賽中,竟然誕生了19個不同的冠軍!就連德約科維奇和費德勒這樣的巨頭選手,也未能在這期間拿到兩個冠軍。
雖然過去九個大滿貫依然被三巨頭包攬,但是在大師賽和總決賽層面,巨頭們的統治地位已經明顯出現了松動。從那個2017年羅馬,到2019年印第安維爾斯的15個大師賽中,總共產生了7個新科大師賽冠軍!其中包括茲維列夫、迪米特洛夫、索克、卡恰諾夫和蒂姆五位90后,而過去兩屆總決賽冠軍也同樣歸屬90后。
所以,盡管由于三巨頭的存在,男子網壇更新換代的速度要遠遠慢于女子網壇,不過隨著他們已經先后度過30而立,像過去那樣大包大攬的時代早已不復存在了。無論是去年德約在巴黎和倫敦決賽接連失手,還是費德勒去年在哈雷,今年在印第安維爾斯兩個決賽馬失前蹄,而戰勝他們的都是90后,都說明在三盤兩勝的比賽中,巨頭們正在喪失優勢。再加上幾位“同盟軍”穆雷、瓦林卡等人的風光不再,讓年輕氣盛的90后們看到更多機會。
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三巨頭必定一切都會圍繞著大滿貫而來,所以參賽策略也會因此變得有的放矢,否則就難免會顧此失彼,這客觀上也給其他選手在大師賽上留下更多破綻。現在,大師賽已經有一半都被攻陷了,那么大滿貫還會遠嗎?
新賽季ATP19站冠軍詳細:
卡塔爾公開賽 阿古特(西班牙)
布里斯班國際賽 錦織圭(日本)
普納公開賽 安德森(南非)
悉尼國際賽 德米納爾(澳大利亞)
奧克蘭公開賽 桑德格倫(美國)
澳網 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法國公開賽 特松加(法國)
索菲亞公開賽 梅德維德夫(俄羅斯)
科爾多瓦公開賽 倫德羅(西班牙)
鹿特丹公開賽 孟菲爾斯(法國)
紐約公開賽 奧佩爾卡(美國)
阿根廷公開賽 切奇納托(意大利)
里約公開賽 杰雷(塞爾維亞)
Open13 西西帕斯(希臘)
狄爾萊海灘公開賽 阿爾伯特(摩爾多瓦)
迪拜網球錦標賽 費德勒(瑞士)
墨西哥公開賽 克耶高斯(澳大利亞)
巴西公開賽 佩拉(阿根廷)
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 蒂姆(奧地利)
新賽季WTA13站冠軍詳細:
布里斯班國際賽 卡·普利斯科娃(捷克)
深圳公開賽 薩巴倫卡(白俄羅斯)
奧克蘭公開賽 格爾格斯(德國)
悉尼國際賽 科維托娃(捷克)
霍巴特國際賽 肯寧(美國)
澳網 大坂直美(日本)
圣彼得堡女子賽 貝爾滕斯(荷蘭)
泰國公開賽 雅斯特雷姆斯卡(烏克蘭)
卡塔爾公開賽 梅爾滕斯(比利時)
迪拜錦標賽 本西奇(瑞士)
匈牙利女子賽 烏伊凡克(比利時)
墨西哥公開賽 王雅繁(中國)
印第安維爾斯公開賽 安德萊斯庫(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