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賽領地被他人蠶食 “巨頭分封”格局終將瓦解?

伊風03-18 19:40 體壇+原創

      體壇+特約記者伊風報道

      動蕩、迭代、新人輩出,這些字眼在過去更頻繁地出現在對女子網壇“紛亂”格局的描述中,但隨著年初澳網后第一項重大賽事——印第安維爾斯站的比賽結束,同樣的詞匯可以原封不動地套用在男子網壇上。

      在2019賽季已經結束的19站ATP賽事中,總共誕生了19位不同的冠軍,最近的15站大師賽冠軍也分屬7位不同的冠軍。隨著費德勒再度失守印第安維爾斯站冠軍,這站賽事自2004年來,第一次連續兩年冠軍被“非巨頭”球員奪走。這種群雄割據的局面正在不斷將巨頭壟斷的時代推向過去。

      盡管目前還沒有人能夠在大滿貫賽場實現終極突破,但巨頭分封格局正在瓦解正是不爭的事實。在費德勒、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三位巨頭坐鎮的情況下,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的冠軍仍然“旁落”他人就是最好的例證。被廣泛看好的德約科維奇早早出局,納達爾因傷退賽,加上費德勒在決賽中體能和穩定性雙雙落于下風,凡此種種都在不斷侵蝕巨頭們牢不可破的形象。

      過去兩年中,小茲維列夫、迪米特洛夫、索克、卡恰諾夫等一批年輕人漸漸崛起,都有大師賽冠軍入賬。如今93年出生的蒂姆在最不擅長的硬地賽場,用一場韌性十足的勝利首次問鼎1000系列大師賽,也再次給那些還在孜孜不倦尋求突破的新生代樹立了榜樣——當機會來臨時,也只有已經做好了準備的人才能把握住它。

      可以預見,蒂姆成功加入大師賽冠軍行列,無疑將給這支對抗巨頭的攻城軍帶來更多活力,尤其是接下來的紅土賽季,畢竟那才是他最為擅長的場地。而納達爾的前途未卜也讓接下來的法網衛冕變得岌岌可危,不僅他的紅土王朝恐將瓦解,巨頭時代也面臨著徹底將要翻頁的可能。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