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張兩萬屢成歷史背景板 唯這項紀錄無人可破

在今天獨行俠與鵜鶘的比賽中,諾維茨基憑借著首節比賽中的一記跳投,得到了個人生涯的第31420分,超越了維爾特·張伯倫,重返NBA歷史第六位。相信很多人關于NBA得分紀錄的最早記憶都是來自張伯倫,你或許不記得NBA歷史得分榜上排名最高的是誰,也不會記得單賽季場均得分的紀錄,但是只要提到單場個人最高得分,100這個數字幾乎會從所有人嘴里脫口而出。
作為NBA歷史上的豐碑,張大帥在自己14年的NBA生涯中,場均能夠得到30.1分,甚至在1961-62賽季譜寫過單賽季場均得分超過50分的神仙數據。不過,盡管張伯倫曾經7次榮膺NBA賽季得分王,可依然難以避免地被偉大的后輩們超越。賈巴爾、馬龍、科比、詹姆斯、喬丹再到今天的諾維茨基,當人們提到得分時,張伯倫已經不是漫長歷史之河中,最耀眼的鉆石星辰。可是,就在張伯倫的總得分被后來者一一突破超越之時,其在籃板上的卓越成就,依然是目前NBA中最難以被企及的豐碑。
生涯戎馬14載,張伯倫無疑是當世代最具統治力的中鋒。效力NBA期間,他曾經11次斬獲賽季籃板王的桂冠。50年前,其在對陣凱爾特人的比賽中,更是摘下了驚世駭俗的42個籃板球,其單場55個籃板的紀錄至今依然無人可以望其項背。
得分紀錄脆如紙箔 籃板紀錄卻難被觸及
韋少讓場均三雙不再稀奇,哈登一路30+追科趕喬,湯普森的單場14記三分再刷紀錄,在這個將進攻無限放大的時代里,曾經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里程碑如今卻早已顫顫巍巍。不過,籃板方面的紀錄卻依然沒有辦法被撼動。
縱覽NBA的歷史,張伯倫在1960年11月單場抓下的55個籃板依舊是目前聯盟的紀錄。與當今聯盟的球隊進行對比,你立刻就會為此嘆服。要知道,自從張伯倫在1972-73賽季退役以來,還沒有任何一支NBA球隊能夠在單賽季中場均摘下55個籃板球。而自打1977-78年開始,賽季場均50個籃板也成為了每一支NBA球隊無法攀登的高峰。
根據Basketball-Reference的數據統計,聯盟歷史上總共出現了24次個人單場40+的籃板秀,其中22場都被張伯倫和拉塞爾包辦。與此同時,聯盟歷史上賽季平均籃板數的前18名,也都屬于這兩位“史前巨獸”。在新秀賽季里,張伯倫就完成了25場籃板30+的成就。自從他退役以來,即便我們把所有出現單場30+籃板的比賽相加,也無法超越那個青澀的一年級小張。
用現在的籃球眼光來看,即便是查爾斯·奧克利在1988年單場抓下35個籃板的表現也已足夠驚人。上個賽季,霍華德的單場30個籃板球也是近七年來的最高紀錄。
籃板紀錄究竟為何牢不可破?
出手次數不比當年
通過對二次進攻規則和判罰尺度的改革,聯盟本賽季的場均回合數已經有了明顯的上升,進攻也迎來井噴時代。不過即便如此,聯盟30支球隊的場均出手數依舊還只有89次,與1960-61賽季的109次相去甚遠。
在過去的十年間,僅有四支球隊在沒有加時賽的情況下,于常規時間里出手大于等于109次。反觀張伯倫單場摘下55個籃板的那場比賽,勇士隊單場便輕松完成出手128次。在1960-61賽季,至少有一半的比賽,雙方球隊的出手次數都會超過218次。
NBA場均籃板數變化
命中率今非昔比
同樣以1960-61賽季為例,全聯盟平均命中率將將超過百分之四十。如此之多的出手再加上接近六成的打鐵率,籃下只手遮天的張伯倫自然是予取予求。在不考慮場均回合數變化的情況之下,單單根據命中率來計算,60年前的每一場比賽就要多出現10次左右的籃板機會。如果再將回合數拉平,20世紀60年代的每場比賽要比現在多出40個籃板球。
球員出場時間被限制
看看比爾、哈登和詹姆斯,在當下的籃球世界中,每當有球員的場均出場時間接近40分鐘,就開始有媒體幫腔喊著減負,這在半個世紀之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換句話說,現在的教練組更明白如何科學地安排超級巨星的出場時間。加內特在2002-03賽季的場均出場時間為40.5分鐘,自那以后,還沒有任何一位內線球員的場均出場時間能夠突破40分鐘大關;而2010-11賽季的蒙塔·埃利斯則是NBA至今最后一位場均出場時間躍居40分鐘以上的球員。
對比來看,在張伯倫場均貢獻50.4分的1961-62賽季里,其令人匪夷所思的48.5分鐘出場時間甚至已經超過了一場NBA比賽的常規時長。從更廣義的層面上舉例,上個賽季在籃板榜上排名前十的球員,場均工作32分鐘,而張伯倫時代,頂尖籃板手的場均工作時間則是40分鐘。
換個視角 籃板紀錄也并非那么偉大
隨著數據統計的日益全面,我們通過引入籃板率來考究一位球員對于籃板的保護能力。在1960-63三個巔峰賽季之中,張伯倫只要出戰幾乎便是全勤,其場均籃板分別為27.2、25.7和24.3個。遍翻BBR的歷史比賽紀錄,共有132場比賽被記錄在案,張伯倫的籃板率恰好不過20%,這個數據放之今日,可不怎么惹眼。
本賽季,籃板率超過20%的球員多達11人,而懷特塞德則以26.2%的數據力壓德拉蒙德領跑全聯盟。以當年張伯倫的水平,放之今日,這位傳奇甚至無法和卡佩拉、坎特、薩博尼斯與努爾基奇相提并論。
再次拿出張大帥單場55板的比賽說事,此役雙方總共誕生149個籃板球,張伯倫拿下了其中的37%。這個占比看似夸張,但是并非遙不可及,甚至可以說屢見不鮮。本賽季,德拉蒙德就達成過此番成就,而小喬丹和懷特塞德則分別完成了3次和4次。而50年前張伯倫單場42個籃板不過僅有28%的占比,這個數據不過略高于白邊本賽季的平均水平,再考慮到其多達53分鐘的出場時間,也就不足為奇了。
的確,由于如今NBA比賽的回合數降低、命中率增高和教練對于球員的保護,想要打破張伯倫單場55個籃板的紀錄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細細分析之后,我們千萬也別迷信這些“史前巨獸”們的偉大,時勢造英雄,如果將莊神、白邊、霍華德“們”放到過去,他們或許也能成為不朽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