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內外“福利”變少 斯諾克世界第一已不再誘人?

段伊伊04-07 14:06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段伊伊

雖然本人沒有現身北京,但奧沙利文還是在中國公開賽賽前制造了本賽季斯諾克界最大的新聞——將塞爾比擠下把守了四年多的寶座,時隔九年重返世界第一。與乒羽、網球等同樣擁有排名系統的項目不同,斯諾克的權杖交替在近年來幾乎陷入停滯,年輕球員看不到登頂的希望,老將們不再把它看做是生涯的主要目標。世界第一,這個原本象征著競技體育最高榮譽的頭銜,為何在斯諾克的討論度大不如前,甚至難以激起球員自身的興趣?中國公開賽期間,體壇周報記者就這一問題與多位球員及業內人士進行了交流。

排名機制改變 第一不再享有特權

要討論影響世界第一的因素,就不得不提如今的排名機制。自2014-15賽季起,世界排名由原來的積分制改成為期兩年、依據獎金數額的滾動統計方式。此外,除了世錦賽、球員錦標賽、巡回錦標賽等設有準入條件的賽事外,大部分排名賽都采用了128位、64位的平行簽表,高排名選手照樣要從資格賽打起,不再享受成為種子選手的優待。

自1998年起、曾多次成為世界第一的希金斯就表示,“以前球員還會熱衷于躋身世界前四、世界前八來獲得一些特別賽事的參賽權,但現在世界前十六的待遇都差不多,所以對世界第一的渴望沒有那么強烈了。”

其實在賽季之初,馬克·威廉姆斯也是世界第一的有力競爭者之一。但不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他的態度都相當堅定,“我不關心羅尼是否重回第一。世界第一、世界第二,對于我而言都沒有任何意義,我想做的就是享受比賽,盡力發揮自己的水平,其他都不重要。很多年前我確實想成為世界第一,但現在我對這些已經不感興趣了。”就連奧沙利文本人,在重返第一后的態度都略顯隨便。火老師曾在巡回錦標賽后表示,“排名只是排名罷了,只要我不掉出世界前64、不需要去打Q School,對我來說就沒問題。”

獎金差異懸殊 世錦賽“定終身”

其實在2013至2015年里,世界第一還是發生過較為頻繁的變動,特魯姆普、塞爾比、羅伯遜、丁俊暉四人相繼“上位”,交替達到八次。直到2015年2月,塞爾比再次登頂,才開始了長達2246天的統治。

世界臺聯主席杰森·弗格森是這么評價塞爾比的,“他是一位能在大型賽事中有著穩定發揮的贏家”。四年三奪世錦賽冠軍,賽事獎金數從30萬到37.5萬英鎊不等,要論對于關鍵賽事的把握能力,塞大師其實一點兒也不落于火老師之后。

如今世錦賽冠軍獎金已經突破40萬大關(42.5萬英鎊),與其余19站排名賽的差距多達20萬有余。在網球領域,四大滿貫的積分為2000分,但同樣還有分值為1500分的年終總決賽和數站積分為1000的大師賽、頂級巡回賽。羽毛球現行的積分規則下,奧運冠軍和世錦賽冠軍能夠獲得13000分,不過在年終總決賽和Super 1000的賽事中同樣能夠攢到12000分。相較之下,作為斯諾克球員,如果不能在克魯斯堡有上佳表現,沖擊世界第一的可能性幾乎微乎其微,除非你是只參加七站排名賽就打進四次決賽的奧沙利文。

“如果我能奪得世錦賽冠軍的話,應該就會有希望重回世界第一,”羅伯遜上次登頂王座還是在2014年12月,“我在今年多次打進決賽了,如果能夠保持這個狀態(還是有希望的)。”只在2012和2013年短暫登頂過世界第一的特魯姆普,在本賽季問鼎“三大賽”之一的大師賽,并且在北愛爾蘭公開賽和世界大獎賽奪冠,“我相信自己肯定是有希望重回世界第一的。我現在打得挺好的,有時候只是需要一點運氣。”

斯諾克需要更多超級明星

分析完了內因,還有一項外部條件不得不考慮,那就是“斯諾克世界第一”所帶來的場外效應有待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該頭銜對球員的誘惑力。

ESPN每年公布的世界百大運動員排名都能引發體壇各界討論,但在2018年和2019年的榜單上,都難覓斯諾克選手身影。如果說美國媒體在評選時多少還存在著偏重橄欖球、籃球、高爾夫等項目的情況,可是BBC的年度體育人物獎同樣沒有眷顧這個本土優勢項目。據統計,在2010年之后,該榜單上就再也沒有斯諾克球員入圍,要知道在2017的候選人里,涉及了田徑、拳擊、游泳、F1、自行車、足球、板球、跆拳道、網球、速度滑冰等多個項目的運動員。喬·佩里、威廉姆斯等多位球員就曾經在社交媒體上直指評選不公,認為塞爾比和奧沙利文至少該獲得提名,不過一向傲嬌的火老師也表示,沒有提名很開心,不用費心去參加頒獎典禮。

關于斯諾克全球化和造星的進程,弗格森認為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依然任重道遠。“超級明星的誕生與曝光率有著很大的關系。十年前我們就在考慮全球化的問題,當時全年只有7項排名賽,獎金數只有300萬英鎊;現在全球有將近30場比賽,獎金總額達到1500萬英鎊。當時轉播方只有5到6家,現在有超過140個國家都能夠看到斯諾克的比賽。”

在弗格森看來,流媒體和社交媒體的發展讓球迷可以以各種形式、隨時隨地觀看比賽,這些都是創造超級明星的有利條件,但也向球員提出新的要求。“他們不僅要在賽場有好的表現,也需要娛樂大眾。當然了,還是需要更多媒體的報道。”

終歸要感謝奧沙利文,因為他的反超,讓“誰能成為世界第一”的話題重獲新生。未來,不論是穩扎穩打的塞大師再續前緣,還是誤打誤撞的火老師繼續統治,都將是會比一家獨大更好的戲碼,而目前的世界斯諾克,非常需要這樣的劇情。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