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甲VAR執(zhí)法數據公布 技術引進確實減少判罰錯誤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魯林
4月8日(本周一),意甲職業(yè)聯盟會議,聚集了一大批專業(yè)人士,包括裁判、教練、各隊隊長,由于本輪兩場比賽——尤文圖斯vsAC米蘭、拉齊奧vs薩索洛出現較大爭議,會議主要議題是對比賽判罰的解讀。
在會議上,本賽季視頻執(zhí)法(VAR)數據被公布,截至第30輪意甲,共出現18起執(zhí)法錯誤,錯誤率達到0.91%,比上賽季(2017-18)的1.02%有所下降,圍繞著視頻執(zhí)法,共計8個點球,5個手球,1次越位,還有1次對視頻組的建議未予采納。
在313場比賽(含299場聯賽、14場意大利杯)中,共有1984個場景被回看,其中121個場景通過視頻介入,有90次主裁場上回看視頻,60起執(zhí)法糾正,32起判罰確認,29起取消原判。
意大利是最早引進視頻輔助執(zhí)法的國家之一,上賽季(2017-18)就全面展開,總體看來,引進高技術手段確實使執(zhí)法準確性得到提高,但同時也帶來新的問題與爭議。
國際米蘭俱樂部總管馬羅塔的發(fā)言對視頻技術手段予以了肯定,“VAR是一項創(chuàng)新的現代化工具,我們需要新技術,需要使用它,但是,它仍然需要改善。新技術不是完美的,特別是在決定點球時,尤其吹手球,是目前最大
問題。但這個問題很復雜,連掌管足球比賽規(guī)則的國際足球理事會也無法解決,總之,VAR技術是積極的,但仍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