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鋒:踢歐聯也不是末日 索肖需締造自己的風格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好消息是曼聯與切爾西一比一打平,爭四希望一息尚存。壞消息是命運已在別人手中。迎戰切爾西,曼聯勝,則最后兩輪對哈鎮和加的夫城,還能靠自己掙扎一下,打平,則要看阿森納和切爾西余下兩輪的發揮。切爾西領先曼聯三分,余下的對手分別是沃特福德和萊斯特城,前者能有足總杯半決賽逆轉狼隊的勁頭,后者能像打阿森納那樣拼命,曼聯也許有救。
但看看沃特福德本季強隊的對抗,這個幻想基本可以放棄。阿森納的最后兩個對手是布萊頓和伯恩利,也只有半拉希望。現實一點,索爾斯克亞要準備下賽季打歐聯杯了。
過去一個半月里,曼聯的基本模式就是對方一旦領先就輸定,即使領先也會作死葬送好局。客場對阿森納、埃弗頓、曼城和巴薩均是對手率先破門,曼聯就應聲而折。即使領先,比如客場對狼隊和本輪對切爾西,曼聯不是德赫亞送禮,就是球員在后場被擒殺造成失球。
德赫亞在過去四場比賽因低級失誤丟了三球——其實他過去120多場也就出這么多錯。不過德赫亞連續九場失球,只是諸多心神恍惚,心不在焉的防線主力中,反常較為突出的一個。念在他過去多次拯救曼聯,放他一馬,不必追究。追究又于事何補?無謂稽查內鬼,這些人身在曹營,覺得繼續效力曼聯形同陪葬,那是他們的選擇。曼聯既不能,也不該強求忠誠。
當務之急,索爾斯克亞必須拋棄“博格巴有用”的念頭。這不是因為博格巴心系皇馬,追逐時尚,而是他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強,尤其是沒有索爾斯克亞口頭稱頌(哪怕是客套)的那么好。博格巴在尤文圖斯、國家隊和曼聯的這些年,從來不是一個有擔當、敢拼搏和有才華的人。輿論總是批評他吊兒郎當,恍如夢游的態度,其實搞錯了方向。他不是不愿、懈怠,而是不能、不敢。
這和拉伊奧拉旗下的部分客戶本質上很接近——身體條件不錯,外觀有營銷的元素,混的必須是強隊,責任不能獨當,言語上的巨人,逆境時望風披靡。他是一個別人把臟活干了,去搶掃帚迎接檢查的人;他是一個別人想方設法解決了難題,搶過喇叭發布消息的人。齊達內喜歡他?好極了。
歐聯不是末日。曼聯沒必要因為與歐冠資格失之交臂,惶惶不可終日。很多偉大的統帥打過歐聯杯:佩斯利、弗格森、安切洛蒂、特拉帕托尼、里皮都有過征戰歐洲次級賽事的經歷。很多豪門也沒有因為打歐聯杯就一蹶不振。運勢總有興衰,機遇總會再來。前提是不能在錯誤的方向上走下去。
曼聯這些年走的彎路太多,且不是伍德沃德一人的過失,也不是始自弗格森退休。過去十五年,曼聯丟失最大的資產是風格和定位,而不是股市上蒸發的十幾億美元;做得最差是規劃,而不是請錯了念經的和尚。曼聯再能賺錢,比不過用國家資本搶購人力的對手,曼城可以千金馬骨,曼聯現在沒有千金(參照曼城),也不能再買馬骨,因為家里已經很多馬骨。
招兵買馬,你得有個韓信掛帥,再有伯樂相馬。索爾斯克亞能不能成為韓信還是問號,曼聯沒有伯樂是肯定的。重建不惟曼聯,皇馬、尤文、拜仁、切爾西、阿森納、馬競甚至巴薩都面臨重建。客觀上,隨后兩年一大票一流球星要退役,家家尋覓下一個梅西和C羅;主觀上,“薩其馬”中的兩家近年戰績不理想,有重建的需求。皇馬有齊達內,馬競有西蒙尼,拜仁要找穆里尼奧,尤文有囧叔,阿森納有埃梅里,哪家主帥比曼聯的嫩?
韓信們一招手,曼聯、切爾西陣中旗手人人爭納投名狀,索爾斯克亞用什么勸降別人家的大牌?賣情懷嗎?弗格森當年誘使基恩放棄布萊克本,畢竟有一把冠軍在手,而且曼聯不僅比布萊克本大得多,愛爾蘭人還只認曼聯和利物浦。
索爾斯克亞拿不到歐冠資格,歐聯的幌子也太寒磣了吧?科瓦奇也嫩,好歹拜仁出面招降的是赫內斯和魯梅尼格,懂行還格調高,索爾斯克亞有誰?只會搞贊助的三德子。六年砸了六億多英鎊,足壇從未有過如此昂貴的學費。如果這六億學費真讓曼聯學精了也罷。但你不知道。和曼城將世界最佳作為目標,買人拜帥都要尖子相比,三德子要的只是歐冠席位。格局的差異,釀成曼聯一路滑坡。
重建,錢要用在刀刃上,沒招牌吸引大牌,那就找潛力股。買不來外援就找本土,搶不過本土就轉向青訓。一個窗口不夠,那就兩個三個。總會有一種活法。
弗格森有92班作為稱霸英超的親兵,他也不是特別好這口,而是錢被前任花完了,不是自己門徒,忠誠度不夠。現在看來索爾斯克亞大概率要走這條路。
曼聯多久沒有拿青年足總杯了?九年。當時捧杯的首發,惟博格巴和林加德效力曼聯。之后八年,切爾西七進決賽六次捧杯,曼城四進決賽次次亞軍,新科狀元則是利物浦。曼聯?除了捧杯之后第一年打進半決賽,此后七季未過八強!如果青年足總杯是各俱樂部梯隊實力的部分反映,曼聯過去六七年的梯隊真是弱得可以。切爾西的青訓好,出了洛夫特斯-奇克和奧多伊,一隊主教練還愛用不用。反觀曼聯,若不是范加爾急等人用,拉什福德也難見天日。
這么多屆成績糟糕難有學徒立足一隊,反映兩個事實:第一,曼聯并不熱衷提拔學徒(哪怕是半成品),否則博格巴不會跟著拉伊奧拉遠走意甲;第二,曼聯搜羅苗子眼光不如曼城、切爾西。歐冠巴黎之夜過后,隨隊湊數的幾位后生哥派不上用場,要么教練組不敢冒險,要么真的很冒險。如果迫不得已培養嫡系部隊,擺在索爾斯克亞面前的有兩條路:豁出去提拔學徒,或者豁出去挖別家的學徒。
前一條路有九二班的模式,后一條則是吉格斯的模式。吉格斯原為曼城的學徒,到了十四歲要簽學徒合同前,曼城猶豫不決,弗格森登門求賢,成就一段佳話。這兩條路是否行得通?不知道!能走多久?不知道!這么走,很可能要混兩到三年歐聯,甚至沒有歐聯!曼聯的營收和成績掛鉤如此緊密,索爾斯克亞自己都泥菩薩過河。介乎培養嫡系和挖大牌之間的第三條路,就是海淘別處的新人,但這又很考球探和技術總監的眼光,篩選起來很耗功夫。
全世界那么多孩子想吃職業足球這碗飯,一定會有天賦異稟不為豪門察覺的遺珠。當年弗格森淘寶,和助手諾克斯開著車滿世界去看青少年比賽;傳奇教練克拉夫和好基友泰勒也是開著小破車一家家茅廬尋過去。運氣好能淘到一批,運氣不好可能又成對手的奶媽。
話說回頭,競爭對手再強,也會錯過天才,也會像曼聯一樣有松懈的一天。索爾斯克亞能否熬到那一天?他必須找到自己的吉格斯、斯科爾斯和基恩。既然接下復興曼聯這人生難得的機遇,索爾斯克亞只有咬牙堅持,按自己的設想,而不是恩師強加的設想,去締造球隊,去創立風格。弗格森和巴斯比風格就有很大區別,時代使然。索爾斯克亞也必須順應潮流,以自己的方式延續曼聯的傳統,而傳統只有一個:堅持進攻,拒絕大巴。我最關心的倒是索爾斯克亞夠不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