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金山淞報道
畢妍感覺很遺憾。
“看完了比賽,有點說不出的感覺。這個結果,從比賽場面上看,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總覺得,我們似乎還是有一些沒有做好的細節,因為這個實力,打到這個份兒上,也不能說完全沒得打。但看比賽,就是感覺哪個地方不對,就好像球員沒有踢在點兒上,我說的不是運氣,就是我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因為論實力,跟意大利隊打,我們應該是很有希望的,這不是對美國隊、對德國隊,那樣的對手,確實我們跟他們實力相差很大。”畢妍說。
中國女足在這場比賽中,確實遭遇到了來自裁判方面的阻礙,但就整場比賽來看,裁判的因素不是主導性因素。中國隊之所以被意大利隊淘汰,自身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尤其是中國隊的進攻問題。四場比賽,中國隊只打進了一個球,而且在每場比賽中,中國隊無論是從進攻的數量還是質量,都乏善可陳。很多人都在評價說女足在本屆世界杯上的防守做的非常好,但他們都沒好意思提及,女足在進攻上的弱勢。當記者把這個問題拋向畢妍時,她沉吟了一下,“嗯,中國隊在進攻上確實還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間。我是覺得,可能這場比賽,中國女足在心理上沒有把握的太好。在開場時還是有點緊,心理上的壓力還是很大。被人進了一個之后,反而好點了。”
這場比賽和之前的幾場比賽一樣,女足姑娘們確實拼了全力,在場上打出了拼勁和血性。但在足球場上,往往一臉殺伐之氣的球隊,很難拿到比賽的勝利,反而是那種帶著輕松和自信微笑的球隊,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說到底,足球本來是一個娛樂大眾的集體體育項目,而在場上,真正絕妙的集體配合,都只能出自放松的一方,沒有放松,就沒有創造力,這就如同游泳,越緊張,越糟糕。
當記者和畢妍在探討這些心理問題時,畢妍依然對中國女足的未來,有著很多感慨。“現在看,光靠這批人改變中國女足的命運,是不可能的。下一批,現在看,也不太可能。我們隊員拼勁是真的有,拼的都讓人掉眼淚,但足球不是這么踢的,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在足球場上,拼搶必須得有。但除了拼搶,你必須要有技戰術層面的內容。拼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進攻,而不是拼搶得球之后,不知道該干什么了,然后球丟了,再次給人家進攻了。這些問題,不是一個教練就能解決的,因為這些是隊員們從青少年時期,就養成的一些習慣。中國女足的問題,真正還是要從青少年時期就要解決,要從小養成好的技戰術習慣才行。”
雖然止步于八強,沒能達到上屆世界杯的成績,但目前這個成績,畢妍說也還可以接受,“這個成績,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西班牙、加拿大、日本也都淘汰了。人家不可惜嗎?也可惜。但確實,贏的這8支隊,也配得上這個成績。我們中國女足,還是要從青少年抓起,能不能放眼8年、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