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最近,英國《衛報》的“改變女足運動的歷史片段”的回顧文章里,提供了許多1991年首屆女足世界杯的細節,而這些歷史碎片,很可能在中文世界里已經被永久遺忘?!缎l報》對于1991年女足世界杯的鮮活回顧,展現了一個西方視角下的首屆女足世界杯,以及站在改革開放歷史拐角上的中國。
東道主
相比1988年在廣州舉辦的比賽,組委會基于“國際足聯授權”這一特殊意義,擴大了賽事舉辦規模,佛山,江門,中山這三個廣州周邊的城市也成為了賽事舉辦地,加上廣州6萬人容量的天河體育場,2.5萬人的越秀山,1.6萬人的英東體育場,共6個球場被用作賽事舉辦場所。
當時的官方紀念郵票
我國已經很難找到有關首屆女足世界杯的資料,無從精確考證首屆女足世界杯在中國的歡迎度。根據國際足聯這邊的數據,這屆女足世界杯的上座非??捎^。每場比賽的上座人數都超過了1萬人,揭幕戰中國對挪威的比賽,以及決賽美國對挪威的比賽,6萬人容量的天河體育場的上座人數分別為6.5萬人和6.3萬人(怎么做到的~?)考慮到那個年代根本不會有客隊球迷會跨越半個地球看女足比賽,驚人的觀眾人數都來自廣東的當地球迷。根據《衛報》的資料,看臺上的不少觀眾對足球一無所知,只是當地工廠組織前來的群眾為東道主營造氣氛。同時看臺上的觀眾還有特別任務,根據場上比賽的對手被劃分為不同的陣營,為自己所分配到的球隊加油助威。同時《衛報》也表示,并不確定國際足聯有關中國女足世界杯上座人數資料的真實性。
賽事
這屆賽事的組織其實有不少問題。挪威和美國兩支決賽球隊在兩周之內完成了6場比賽——不過也沒有看起來那么可怕,因為作為一屆實驗性的世界杯,國際足聯決定將比賽定為80分鐘一場,而非90分鐘。美國女足隊長海因里希自嘲“大概國際足聯為我們著想,擔心我們太辛苦以至于卵巢都會掉出來?!辟愂虑皣H足聯還考慮過是否使用更小的足球而增加觀賞性。
冠軍
美國隊擊敗了挪威隊獲得了賽事冠軍。在半決賽到決賽的短暫間隙,球隊和隨隊前來的球員家人渡過了感恩節,嘉賓貝利也和美國女足球員一起渡過了這個美國節日。
作為最發達國家的代表隊,美國女足的球衣是一支男足青年隊淘汰下來的舊衣服,因此顯得非常肥大。球員每天的補助只有10美元(按照當時的中國女足標準和美元匯率,好多!)。
盡管美國女足取得了賽事的勝利,國內的電視轉播商卻對這屆賽事興趣寥寥,只有一家有線電視在有限的時間內轉播了比賽。球隊在紐約喬治肯尼迪機場下飛機后,幾乎沒有什么接機群眾,只有兩個記者出現。
奪冠的美國隊
女裁判
現在的足球世界,女裁判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世界級的女足比賽里,裁判團隊已經基本實現了女性化,而男足世界里都有頂級的女足裁判涉足主哨,比如法國的弗拉帕爾和德國的施泰因豪斯。而1991年,女裁判和女教練一樣,都屬于足球世界的先鋒文化。首屆世界杯,整個裁判團隊——算上拿旗子的邊裁和拿號碼牌的第四官員,只有6位女性裁判。整屆賽事26場比賽,只有最無關痛癢的3,4名決賽(瑞典4:0德國)才實驗性地任用了女性主裁——巴西女裁判克勞迪婭有幸成為了歷史性的第一人。而這場比賽,中國女裁判左秀娣則站在克勞迪婭身邊作為助理裁判出場。
女主裁組首次亮相,右一是左秀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