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我做大哥好多年!加拿大飛人變成NBA老兵傳奇

羅珂08-15 16:14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羅珂

“每個人都要有大哥罩。”凱文·加內特這句話,道出了在NBA這個江湖打拼的真諦。加內特初入聯盟時,薩姆·米切爾是他大哥;后來,加內特則成了隆多的大哥。放眼NBA70多年歷史,職業生涯從未受過前輩影響的NBA球員少之又少。而做一個好大哥,也是老將們應有的素質修養。

已經在NBA征戰了21個賽季的文斯·卡特,此前先后效力過8支不同的球隊。如今,他已經決定和老鷹續約再戰一季——不為奪得總冠軍,只因真心愛籃球。而從菜鳥到老將,卡特對拜大哥做大哥自然有著獨到的看法。

也曾經做小弟,有四五位大哥

記者:當年誰是你的大哥?那樣的關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卡特:我的情況可能比近五六年任何球員都要特殊,因為當時可能有四五位大哥罩著我:查爾斯·奧克利、凱文·威利斯、迪·布朗和安東尼奧·戴維斯。兩年后,我又有了戴爾·庫里、馬克·杰克遜和馬格西·博格斯幾位大哥。所以在我職業生涯最初幾年著實很受關照。我想說,奧克利應該是第一位大哥吧。我的NBA生涯第二天,在訓練營里,他走過來對我說:“我要幫你成為一名NBA球員,教你如何打球。”

自那天起,我總是問他各種問題。我想做好充分準備,想竭力做到最好。我喜歡打籃球,我想好好學打籃球。如果回想我剛剛提到的那些名字,查爾斯·奧克利曾經和邁克爾·喬丹做隊友,迪·布朗曾經和拉里·伯德做隊友,道格·克里斯蒂曾經和”魔術師“約翰遜做隊友,安東尼奧·戴維斯曾經和雷吉·米勒做隊友,凱文·威利斯曾經和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做隊友。如果我不打聽那些球星中的球星——那些獨一無二的超級巨星——是如何掌控比賽的,那我簡直就是傻瓜。

這對我而言太簡單了,因為我喜歡問問題。顯而易見,你要盡到做菜鳥的職責,做好該做的事情。進NBA之前,作為球迷我看過格蘭特·希爾打球,但防守活塞球員格蘭特·希爾則是另外一回事。不過通過問老將問題,以及奧克利們傳授給我的心得秘訣,讓我覺得就像和希爾交過手一樣,我感覺胸有成竹。當然,希爾是個與眾不同的狠角色。心里想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我總是告訴年輕球員們:“兄弟,不要覺得你已經搞清了比賽的真諦。是的,我們都熱愛籃球,在NBA和在家都可以打比賽;但是當你在家打球,可不會和那些一年賺3000萬美元,而且入選過5次、6次、10次全明星的對手交鋒。你一定要不恥下問。”

從小弟變大哥,他完成大轉變

你從他們那里學到了哪些場內外的東西?

在場外,我學到了如何準備比賽,就像學習如何欣賞電影一樣。當你看一名球員打球,到底應該看什么?你應該找出他打球的特點,諸如此類。

另外,還要找到打比賽的正確方法和節奏。那時候球員們平均每場比賽要打40分鐘以上,當時比賽并不像現在這樣節奏飛快,但是你必須學會在高水平比賽中發揮,而不是在最后六分鐘時無法留在場上。

上過這些課后,你就學會了如何在場上得到足夠多的球權,以及有時候防住對方最優秀的球員。有一位防守高手做隊友總是好的,你無需防守對方最優秀的球員,但是你還是要防守一個對手,你要學會該怎么做。

你要離那些麻煩越遠越好,要好好打理自己的財富。你可以和隊里工資最低的那個人談談,他會告訴你一種消費理念;然后你再和隊里最能花錢的人談談,他又能告訴你另一種消費理念。所以你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我從球員犯下的錯誤、取得的成功中學到了很多,作為年輕球員,我已經知道自己不能像那些已經打了6年、8年、10年的球員那樣揮霍,或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為他們已經賺了很多錢,比我手頭更寬裕,所以我必須細心理財才行。

對于查爾斯·奧克利,你知道的最好的故事是什么?

哦,哥們,我見過太多屬于查爾斯·奧克利的時刻。”蒂龍·希爾事件“發生,我就是見證者之一。(2000年夏天,希爾和奧克利在玩骰子時輸了5萬多美元,他原本說要分兩次還,但未能兌現。于是在打一場季前賽時,奧克利打了對方一耳光,希爾才還了1萬,但又沒了下文;所以那段時間里每次猛龍打76人,奧克利都會在投籃熱身時跑到希爾面前,用球砸他的腦袋。)

我要說的另一件關于奧克利的事,就是當時麥迪和我絕對無需為任何事擔心。當你置身于爭執和身體接觸中,你不用喊奧克利過來幫忙,他自己會來的。他教我們如何比賽,如何打得強硬,不要受他人影響。

作為菜鳥,你負責的工作都有什么?

現在情況有些不一樣了。買甜甜圈仍然是保留曲目,但買報紙就基本沒有了。當時大家還有讀報的習慣。還有很多事情,投籃訓練后他們會把球提到二層去,我們得撿回來。現在你讓菜鳥做這些事,他們只會盯著你看。

當年就是這樣,如今已經大變樣了。我還被迫掃過幾次更衣室,真是太糟糕了,到處都是鞋子,人們把東西甩給我,你要將其一一放回原位。

做大哥很多年,教導新人成樂趣

屬于你的“歡迎來到NBA”時刻是怎樣的?

顯然是那些和我想模仿學習的前輩對位,就像皮蓬、希爾和“便士”,以及邁克爾·喬丹。我和喬丹交過手,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

但是我還要告訴你另一件讓我感動不已的事:贏得扣籃大賽冠軍后的頒獎儀式上,當我從后面走過去時,“J博士”是站在那里的第一個人。他和我握手,并對我說:“恭喜你,年輕人。”這一幕讓我終生難忘。

“J博士”是我仰慕的英雄之一,他是我學習的榜樣,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一個。我們一起和獎杯合影,這張照片仍擺在我家的收藏室里,直到現在我還感到難以置信。所有人中,他是最好的,當你想到投籃,就會想到J博士,所以你不可能寫出更美妙的故事了。感覺就像,“哦,哥們,你在開玩笑吧,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他向我道賀,和我說話,還和我以及現場兩個好友合影留念,給我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了。

在你的職業生涯后期,似乎更看重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是這樣嗎?為什么?

我仍然認為自己可以勝任高水平比賽,我也想打下去。我也完全樂意指點年輕人們,絕對沒問題。有時候我覺得身教勝于言傳,那就是我想做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話療”,這同樣很有意義,不過我仍然希望用行動說話。

現在你是哪些球員的大哥?

聽起來我似乎很老了,許多和我并肩作戰過的新秀,如今已經是所在球隊的大哥了,我仍然和他們保持著練習,教他們用正確方法解決新問題。比如杰·克勞德、萊恩·安德森以及布魯克·洛佩斯……他們已經是老將了,但對我而言仍是菜鳥。看到他們成長起來,并且你參與其中,至今還能聽到他們的消息,是個非常酷的歷程。我可以做任何幫助他們盡可能打得更久、賺得更多的事。除了助人的快樂,其他我什么都得不到,就像當年幫助我的老大哥一樣。他們是我還留在這里的原因,除了打球,他們還教我如何在更衣室里,在球館外做個好人,如何打理生意……方方面面我都學到了一些。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