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羽近40年首次反超 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李婷08-26 10:33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2019羽毛球世錦賽大幕落下,國羽一金的成績成為1995年以來的歷史最差,而勁敵日本用兩金三銀的表現笑傲群雄,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后首次超越中國隊,成為世錦賽最大贏家。除了混雙,國羽已經在其他四個單項中被日本隊趕超,一年后的東京奧運會前景不容樂觀。

在本屆世錦賽最后一個比賽日,日本隊就已經憑借四個項目五組選手晉級決賽的歷史最優戰績秒殺了只有鄭思維/黃雅瓊一對混雙組合挺進決賽的中國隊,盡管實力突出的“雅思組合”最終幫助中國隊一金保底,但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能夠令人滿意的。

北京時間25日展開的決賽爭奪,是由日本集團優勢明顯的女雙開啟,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擊敗隊友福島由紀/廣田彩花,成功蟬聯世錦賽女雙冠軍。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曾經作為世界女雙的霸主,中國隊最終只有杜玥/李茵暉一對組合站上季軍領獎臺。

之后,已經連續兩年摘得世錦賽銀牌的印度名將辛杜擊敗奧原希望,首次獲得世界冠軍頭銜,而日本隊一單山口茜在首戰折戟后,二單奧原希望還是能夠順利晉級決賽,也說明了日本雙姝的相互補充。反觀中國隊的一二號女單,則不過是止步四強和八強,未能更進一步了。

日本女單的失利不能阻止男單的進階,一家獨大的桃田賢斗在決賽中只讓安東森得了12分,也難怪丹麥人賽后會覺得“shame”。和女雙奪冠的隊友一樣,桃田賢斗也實現了衛冕,在男單的統治力進一步擴大。而曾經國羽在世錦賽上將衛冕作為家常便飯的林丹和諶龍,則以無緣四強的成績讓男單成為國羽第一個全軍覆沒的單項。

輪到唯一的中國選手出場,即便王懿律/黃東萍未能晉級決賽實現會師,但鄭思維/黃雅瓊還是擁有足夠能力為中國隊確保混雙這枚金牌,也是多虧了有“雅思”,國羽才不至于在本屆世錦賽上鎩羽而歸。

最終的男雙爭奪,在半決賽擊敗二號種子李俊慧/劉雨辰的十二號種子保木卓朗/小林優吾三局不敵印尼老將阿山/塞蒂亞萬,眼看著對方拿到職業生涯配對以來的第三個世錦賽桂冠。

本屆世錦賽,松本麻佑/永原和可那、桃田賢斗和鄭思維/黃雅瓊都成功衛冕,這也就說明了日本在女雙和男單項目中的優勢,以及國羽在混雙上面的統治力。但不同的是,中國隊也僅僅在混雙上擁有話語權,而日本隊則在女單和男雙上也頗具競爭力。

在中日都未能問鼎的女單和男雙兩項中,前者目前屬于亂世之爭,辛杜迎來了自己的巔峰狀態,而日本雙姝、戴資穎、陳雨菲、因傷缺席的馬林也都具備一定競爭力;后者則屬于印尼的天下,原本大賽成績優越的國羽男雙不再無敵,日本則已經悄然趕上。

本次世錦賽,日本隊的兩金只是正常表現,并未超水平發揮,而中國隊一金的成績則是賽前能夠想到但不愿意去想的結果。一年前南京世錦賽中日兩支隊伍各自兩金兩銀的齊頭并進,到一年后的巴塞爾世錦賽,已經發展成為日本隊在四十年里首次超越了中國隊。

差距已然存在,如何正視差距、縮小差距、實現反超,成為國羽教練組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東京奧運會前最具參考價值的前哨站,中國隊慘敗,若還想在奧運賽場保持住自身的優勢、若還想保持住國羽“夢之隊”的名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誰也不會想到,曾經的羽壇霸主如今卻也需要套用一句國足的老話: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李婷

體壇周報資深乒羽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