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炯真的遇到了困難了。
上海申鑫21場比賽丟了61球,連續的0比5、2比9、1比7的大比分也讓外界充滿了質疑。申鑫的老板徐國良也走到了退出的邊緣,球隊因為資金問題考慮退出中甲聯賽。最困難的時候,一度連空調也開不起。
朱炯并不愿意在此時離開這里,為此他愿意賭上自己的名聲和前途,“名聲、前途甚至現在的生活狀況都是徐國良和這家(上海申鑫)俱樂部給的,毀在這里也無怨無悔。”
上賽季最后一場比賽前,朱炯原本計劃在新賽季把申鑫帶到另外一個高度,但事與愿違。
威斯特法倫與朱炯下課
申鑫基地,朱炯的辦公室墻上貼著兩張威斯特法倫球場的照片,朱炯每次抬頭都能看到它們。
朱炯有一個夢想是希望申鑫的金山球場能夠在未來的某一天和威斯特法倫一樣,“我每次抬頭的時候我就會看到它。如果每個周末人們覺得看申鑫比賽是一種享受,我覺得球隊的價值和我的價值,就達到了最高。”
夢想總歸是夢想,金山球場的上座率很穩定的持續在一千人左右,但這并不妨礙朱炯認真工作。2013年朱炯第一次從申鑫下課時,他回到家中,只找到了一條短褲,沒短褲可換的他來到球隊中收拾東西的時候發現,球隊最起碼有20條短褲放在那里。雖然自己家就在上海,但朱炯在球隊的時間要比在家的時間多了太多。
朱炯對戰術的癡迷程度近乎瘋狂,此前想要得到范加爾的一份關于戰術的ppt,他找了很多人,最終換來這份“禮物”。他的手機里沒有其他任何多余的照片,全部是球員跑位的戰術動圖。朱炯找來其中一張他認為最簡單的戰術圖說,“這是最新的戰術體系,瓜迪奧拉就是這么踢的。”這些東西全部是他自己找來的。
朱炯也從不避諱自己對于戰術的癡迷,用他的話來說,中國沒有一個球隊有體系的,“體系有,7個中國人防守,3個老外進攻,這個是中國球隊的體系。”他也從來不掩飾自己對于瓜迪奧拉的喜愛,“在技戰術方面他是NO.1。”
雖然有著詳細的備戰計劃和近乎瘋狂的戰術理念,但朱炯仍舊很難。好的戰術體系需要有好的球員來按時完成,“瓜迪奧拉在10年內能夠拿到8次聯賽冠軍,沒有人能夠做到,因為他不管在哪個俱樂部他都有自己的體系,他會去尋找符合他體系的人員,去執行他的體系,當然他有財力去支持,曼城的4個世界級邊后衛他都說不合格,他都說重新買,這些人可能有能力,但是不符合他的足球理念,戰術要求。”
本賽季申鑫離隊人數多達15人,上賽季朱炯手下的球員基本上都離開了球隊。即便有好的戰術打法,球員們也很難完成。在遭遇了連續的不勝后,申鑫的主場也響起了“朱炯下課”的聲音。
名聲毀了也無所謂
朱炯的體能教練向他抱怨,因為朱炯交給他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朱炯要考慮自己今年新上來的這些小球員。
“去年的一些球員其實經過一年的磨練,再到今年情況可能會好些,但是他們都走了意味著我就需要重起爐灶。”
體能教練抱怨的是在賽季初制定好的訓練計劃需要全部重新打亂,再次來過。朱炯解釋說,“力量方面、爆發力方面,速度耐力又缺乏,這些新球員太缺乏了。”但是又沒辦法將這些東西放在一周內訓練,“因為這樣下來,他們的比賽狀態就沒了,甚至要受傷了。”
申鑫的困境也因此而生,球員的狀態起伏不定,朱炯只能更努力的工作,“聯賽的成績很重要,隊員又要進步,這是我們今年很大的問題。面臨成績的壓力,很多球員到隊的時間又比較晚,技戰術磨合的東西也很不好,你可以看到前兩周打的蠻好的比賽到這一周沒有了,進攻的套路也沒有了,為什么?可能就因為先丟了兩個球,自己因為一個失誤心理受到了影響。”
朱炯在培養年輕球員方面是出了名的,一方面他確實敢用年輕球員,不怕他們犯錯。另一方面他的球隊也著實無人可用。早年間,朱炯在南昌時期,堅持傳控打法和善用小將,贏得圈內的一致好評。
當時南昌那批球員現在多半是中超主力,李磊、姜至鵬、劉殿座、陳志釗、朱寶杰、葉重秋等。李磊打上中超的時候還不足20歲,而那年的中超聯賽可沒有U23政策的“輔助”。
朱炯可能是唯一一個見著這些球員從青訓到一線隊的當打主力成長起來的教練,2001年朱炯在申花當梯隊教練時,親自提拔了朱寶杰、陳志釗。而日后在南昌的8年長約,讓他從一個菜鳥教練逐漸成長起來。朱炯回憶南昌這批球員,“中甲時陳志釗可能打了一場比賽,打到70分鐘可能就要抽筋了,可能連續比賽之后他要受傷了,但是我們堅持了我們堅持的東西,包括技戰術的打法、堅持了你的訓練量。你一直在鼓勵他們,經過兩到三年,他們慢慢走向成熟。他們可能第一年60分鐘就抽筋了,但是第二年到中超他們可能還會抽筋,畢竟中超強度更大一些。
但是到3年他們基本不會被體能問題所困擾,因為他們有連續2年的聯賽強度的累計,他們越來越自信,身體也慢慢在成長。”
這也是朱炯在培養年輕球員上的心得,他不斷地在調整自己的訓練計劃,就是為了讓他手下的這些孩子逐漸成長起來。
朱炯能有培養年輕球員的機會這都要得益于他的恩師徐國良,“我在那之前從未帶過一線隊,但是他給了一份8年的長約,不單是給了長約,而且在技戰術球員的培養方面他保持了很大的耐心。他給了我很大的信任,到現在為止,我一直非常感激我的老板徐國良先生。”
士為知己者死,“名聲毀在這里也無怨無悔。”
穆里尼奧
朱炯是一個不太喜歡融入圈子的人,“從我做教練第一天開始,很多人都說我不可能取得成功,因為他們覺得我就是個異類,跟很多人格格不入。”
早年間,朱炯被稱為中國的穆里尼奧,他有著跟穆里尼奧一樣的性格。帶隊貴州人和期間,朱炯曾留下一張經典照片,被別人誤以為挑釁里皮。時不時在賽后發布會開炮的言論也讓人覺得他是一位性格主帥。
為什么喜歡穆里尼奧,“他是一個魅力十足,個性十足的教練,他可以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可以甚至為了自己的球隊去對抗媒體、對抗球迷、對抗老板。他像一個保護傘一樣保護他的球隊,他可以在不同時候去鼓舞和感染他的球員,他的個性方面,西方人的個性我們東方人是最缺乏的,我們可能更安靜,更內斂,更謙虛。但足球就是需要熱情,需要去鼓勵他們,他這種個性我特別喜歡。”
朱炯說過不少“大話”,“如果中超有一半球隊像我們這樣去踢比賽,中國足球才有希望。”“在足球圈的老板、管理層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沒有耐心。”但很多都是實話。
人們希望在浮躁的大環境中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就好像美國人在社會變革期一定要樹立像阿甘這樣的偶像一樣,總要追求一些同“主流思想”不同的價值觀,給人們傳遞理想中的正能量。朱炯曾經覺得把自己比作阿甘實在太貼切了,“很多時候你都是一個孤獨的長跑者。”很早以前,朱炯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過一句話,“寂寞讓我如此美麗。”
經歷過起起伏伏,換過南昌、貴州、上海,朱炯的性格變化了很多,他說自己最應該改變的就是性格。他的兒子跟他講,“爸爸,你不要老是有這種陰謀被害論。”但時而還是會在沉默中爆發,朱炯也時常反思自己,“激情不能少,但可能要更理智的去面對各種情況吧。特別是作為主教練,你的情緒會影響到球員。”
一直往南方開
比賽前,朱炯的桌子上放著一張訓練圖,他倒是不在意這張圖被分享出去,“職業足球發展到今天,即使我告訴你明天我要首發的隊員,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部署。很多東西都在于平時。”
曾經從貴州下課賦閑在家的朱炯與河南建業傳過一段緋聞,當時河南建業的主教練賈秀全剛剛下課,朱炯否認了這段傳聞,他很隨性,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打算。“我沒有規劃,沒有說哪一天我要做中超隊主教練,哪一天我要做國家隊主教練,從來沒有過。但是每一天在訓練的中間,我去享受每一個過程,不管是失敗或是成功,我相信你的努力是有回報的。”
回報或許現在看不到,申鑫在打完21輪的比賽后,只有9個積分。朱炯說自己不害怕,有信心保級,“我不能去控制老板的錢包,不能控制足協領導的想法,甚至不能控制媒體球迷的想法,但是我很清楚我每天在做什么,我相信在我身邊的人也知道你是一個怎樣的教練,每一個球員都知道你會帶給我什么東西。”
需要朱炯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但他自己不會放棄。已經46歲的他像阿甘一樣一直沒有停歇的奔跑,雖然時有孤獨,但就像痛仰歌中場的那樣,“夢想在什么地方,一直令人向往,一直往南方開,一直往南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