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經濟學》作者科普②:英超亟需建立破產基金

畢陌09-03 19:45 體壇+原創(chuàng)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在英甲伯里隊被驅逐出英格蘭聯賽后,《足球經濟學》作者,密歇根大學教授施曼斯基撰文,提出了對于職業(yè)足球俱樂部破產的觀點與如何解決的方案,先摘譯如下: 上半部分點擊這里

降級與破產可以用統(tǒng)計學中的回歸分析做預測。在相關的回歸分析中,系統(tǒng)成分(Systematic Component)是可以進行科學解釋的,但是殘差(residue)不可以。殘差本來就是相關統(tǒng)計中的一個隨機變量。

導致殘差數值的原因往往非常隨機。俱樂部在一些賽季中會得到一些正殘差,比如一個職業(yè)生涯末期前鋒出人意料地煥發(fā)第二春,進了一大堆球(比如升班馬謝菲聯隊的射手比利·夏普)。有時候因為一些意外殘差是負的,比如高價買來的前鋒剛加盟就斷了腿,或者干脆坐飛機掉進了英吉利海峽(比如去年降級的加的夫城破俱樂部轉會費紀錄買來的前鋒薩拉,一場沒踢就撒手人寰)。而降級往往是負殘差累積的結果——導致負殘差累積只能用一個非理性原因解釋: 壞運氣。

謝菲爾德聯的比利·夏普和加的城的薩拉,后者的轉會費是前者的N倍,一個一場沒踢撒手人寰,一個成為城市英雄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是,這些受到破產打擊的俱樂部往往還能活下來。自1980年以來,英格蘭前四級聯賽中破產解散的俱樂部,最后都以某種形式復活了。不過俱樂部破產這件事情,走破產程序和重組球隊既花錢,又浪費球迷的感情。因此對于各方面來說,最好是想辦法避免這種情況,但是怎樣去避免呢?

根據我們的模型,廢除升降級最簡單粗暴,但是在現實里這根本沒有什么可行性,畢竟升降級是各大聯賽維持聯賽競爭烈度的核心制度。2011年,歐足聯引進了財政公平制度,在財政公平框架下,各俱樂部的轉會開銷有一個上限,這個上限和俱樂部的總資產相關。歐足聯希望通過這種手段來限制一些俱樂部不考慮財務后果的沖動性消費,避免這些俱樂部在財政能力范圍外支出導致俱樂部陷入經濟危機(世紀初的利茲聯,多特蒙德)。但是,更準確地說,財政公平手段只能規(guī)范俱樂部的支出,并不能幫助俱樂部有效規(guī)避降級帶來的各種危機。

財政公平政策并不能解決破產問題

一旦我們接受了導致降級的主要原因是糟糕運氣,而非管理不善,那么解決方案就簡單了。從經濟學的角度說,我們在生活各個方面都找到了好辦法來抵抗壞運氣帶來的風險,首當其沖的辦法就是買保險。如果英格蘭的所有職業(yè)俱樂部都達成一個協(xié)議,投入每年0.5%的營收用于建立一個職業(yè)聯賽風險基金,這筆基金每年能夠籌到3000萬鎊。3000萬英鎊足夠讓伯里和博爾頓起死回生。

建立基金規(guī)避風險

無論保險基金對于抵抗生活中各種風險多么有效,總有懷疑論者會基于倫理漏洞提出反駁: 破產風險基金的存在是否會讓一些俱樂部不顧后果地花錢,反正他們覺得就算破產了也有風險基金買單。這個論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并不能夠因噎廢食,以此為借口放棄建立這個風險管理基金。而且,建設一個健全的保險制度,往往需要制定一些規(guī)則去防止有人利用保險制度騙保。一個合理的方式是: 組建一個獨立管理委員會監(jiān)督俱樂部的破產重組,之后再轉交給俱樂部的球迷信托組織。過去的30年,這些球迷信托組織屢次拯救面臨破產危機的俱樂部于水火之中。

不過,問題的關鍵是: 相比于在出現俱樂部破產案例時尋找替罪羊,我們必修群策群力主動把問題放到桌面上,找到解決方案。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畢陌

體壇加國際體育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yè)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