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馬爾代夫馬累報道
中國男足9月11日凌晨在馬累以5比0大勝馬爾代夫隊,打響了沖擊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賽的第一槍。這樣的結果顯然是球迷們所滿意的,主教練里皮賽后也對球員們在比賽中的態度以及專注度予以了肯定,尤其是提到了“尊重對手、沒有輕視對手”,對這種精神感到滿意。當然,在這場比賽中,中國隊所獲得的兩個點球,也引起了爭議,尤其是馬爾代夫隊主教練塞格爾特就直言“點球‘殺死’了我們”。看上去,中國隊在這場比賽中的裁判方面是“占了便宜”,但實際上,恰恰是國足賽前準備工作中收到了奇效!
賽前一天,記者曾專門就國足觀看錄像進行過報道,即《史上最細致備戰:國足除了研究對手還分析主裁執法》。國家隊全體隊員除了觀看馬爾代夫隊的對手分析錄像之外,還專門觀看了將執法本場的沙特主裁判胡代爾的一個錄像片。而這個錄像片,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幫了國足在本場比賽中的“大忙”,甚至讓國腳們“占了大便宜”。
據了解,國家隊管理部在事先了解到將執法馬中之戰的主裁判胡代爾之后,首先找到了這些年來一直擔任亞足聯裁判監督的劉鐵軍,畢竟他對整個亞洲裁判圈子相對比較熟悉,而且由于長期擔任亞足聯裁判監督,對亞洲精英裁判的執法特點甚至包括個性等也都比較熟悉。因而,他很快就將胡代爾執法的特點,諸如什么時候會出牌、什么類型的動作容易被罰等等,寫成了文字材料。而且,還清楚地寫下了胡代爾的個性,譬如,當他吹罰的時候,每做出一次判罰,不希望球員上前與他理論,只要上前與他理論,他就馬上會掏出黃牌予以警告。也就是說,他在執法時自己認準了的就毫不猶豫判罰,輕易不會改變。而且,越是與他爭論,他反而會越發堅定自己的判罰,甚至不惜掏牌。
實際上,在這場比賽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下半時第82分鐘時,當他第二次吹罰中國隊點球,也就是韋世豪帶球在禁區內被對方后衛從身后絆倒時,馬爾代夫隊的隊長13號阿克拉姆上前理論,就被胡代爾出示黃牌警告。加上先前已經領到的一張黃牌,結果兩黃變一紅。這個細節其實就已經清楚地闡釋了胡代爾的執法特點。相反,我們在整場比賽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球員在被裁判吹罰之后,沒有一名球員上前與胡代爾理論過。為什么?就是因為事先已經通過錄像了解了胡代爾執法的特點,因而,實戰中也就“長了個心眼”。相反,在國內中超聯賽或者是以往國家隊的比賽中,在裁判吹罰之后,總有球員會上前與裁判理論幾句。
這其實就是國足賽前觀看錄像、了解裁判執法特點之后所受到的效果!回過頭來想想,不得不說:國足這次準備工作細致化的效果在這場比賽中就已經充分顯現出來了。所謂“細節決定成敗。”當國足連執法裁判的執法特點也都了如指掌時,在實戰中怎能不受益?
當然,我們在肯定國家隊管理部以及劉鐵軍的同時,我們似乎更應該記住還有一個“無名英雄”,那就是魯能俱樂部。魯能俱樂部去年開始已經建立了一個足球大數據庫,在劉鐵軍將胡代爾執法的特點寫成文字之后,國家隊管理部又專門找到了魯能俱樂部,因為魯能俱樂部的大數據庫里擁有這些年的各種比賽錄像,胡代爾最近幾年執法的亞冠聯賽如2017年蘇寧主場3比0勝日本大阪鋼巴隊、上海上港隊客場2比3輸給澳大利亞西悉尼流浪者隊、2018年4月份上海上港隊客場1比2輸給澳大利亞墨爾本隊、今年山東魯能主場對陣韓國慶南隊的比賽等,全部都在魯能的大數據庫里。魯能方面根據文字材料,將其視頻化,然后國家隊再統一放給國腳們觀看。最終,讓國腳們嘗到了甜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中國足球不是某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形成一種合力。過去這些年來,中國足球最最缺乏的就是合力。而在此番沖擊2022年世界杯賽的征程上,在起步階段,我們幸喜地看到了這種合力正在形成,這其實才更令人感到欣慰!一場5比0大勝,它并不僅僅只是球員在場上拼搏努力的結果,很多幕后大量的工作,由中國足球人在辛勤地努力著。雖然國足能否最終進軍卡塔爾世界杯,沒有人可以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中國足球人正在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