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劉鵬飛報道
或許很多球迷不太知道,現代籃球運動在剛興起的那些年,一直是白人運動員的專屬,而后來隨著籃球規則和技戰術的發展,運動能力更強且耐力更為出色的黑人球員才逐漸接管了這項運動,也成為了NBA聯盟的主流。
可如今這個時代,在NBA聯盟規則和打法風格的不斷演變下,這種勢頭近年來已然發生了改變,而聚焦本屆即將落幕的FIBA籃球世界杯,也注定要演繹一番“白人統治”,要知道,決賽對陣雙方阿根廷和西班牙此番派出了清一色的“非黑人陣容”。
毋庸置疑,20年前的白人中鋒在NBA很難取得太大成就!究其原因在于十年前的NBA各支球隊均有黑人大中鋒坐鎮,內線進攻幾乎是每支球隊的常規武器,而現在可以想像哪些球隊還以內線肉搏作為首要的進攻選擇?提速打小球就放棄了所謂的“傳統中鋒”,白人中鋒的內線策應能力升級成為“一招鮮”,在歐洲聯賽,中鋒的策應和外線投射都是基本操作。
與此同時,白人球員不僅限于內線中鋒范疇,在其他位置上的策應球能力和精準投射也是公認出色。白人球員的大局觀是很多黑人球員所不能及的,雖然在運動能力層面存在天然差距,但在當下籃壇,身體對抗的比例已經慢慢降低,越來越多的得分來自于投籃,這樣的時代趨勢屬實越來越有利于白人球員發展。
以澳大利亞的英格爾斯為首的鋒線側翼球員也慢慢成為了白人球員進軍NBA的模板定位。還是那句老話,嘆為觀止的團隊籃球依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制約過人的運動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