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特約記者呼蘭報道
作為昔日老遼足的隊長,于明此次以主教練的身份率領沈陽城建隊成功沖甲非常高興。他表示:“在沈陽踢球、執教了這么多年,能和全隊一同完成沖甲目標感到很榮幸。希望以此為契機,能為沈陽足球重新崛起打好基礎,期待沈陽足球再創輝煌。”
按照沈陽城建隊年初的教練組構建設想,于明本來是作為助理教練輔佐主教練唐堯東加盟球隊執教,不過因為受到中國足協年初公布的中乙俱樂部每年3500萬元投資上限規定的影響,唐堯東未能與俱樂部簽約。于是,于明臨危受命,“一開始真沒當主教練的想法,唐導走后,我被任命為代理主教練,經過10多天的試用,被正式任命為主教練。”
出任主教練之后,于明面臨的困難不少,“首先就是受到足協規定的投資上限影響,俱樂部的投入相比上賽季降低了一大半,這種形勢下,很多主力隊員的工資也要相應下調,教練組一度擔心這會嚴重影響隊員們的心態。不過讓我們很感動的是,隊員們都能理解,大家表態,支持中國足協的規定,不會因此影響到自己的斗志。隊員們說到做到,從球隊今年的表現和成績能夠看到,我們越打越好,提前一輪沖甲。”
談到成功沖甲的主要原因,于明表示:“最主要就是團結!上賽季俱樂部的投資比今年大得多,有多名前國腳和中超主力加盟,但隊伍不團結,關鍵時刻出了問題,沖甲功虧一簣。本賽季,球隊沒有大牌球員,但全隊一條心,一拼到底,這就是團結的力量。隊員讓我很感動,沒有他們的奮勇拼搏,球隊不可能沖甲。”
相比職業聯賽初期遼足和沈陽海獅同城德比的火爆,沈陽足球在最近幾年陷入了低谷,遼足降級后在中甲也戰績不佳,沈陽足球隊經歷沈陽金德、沈陽東進、沈陽中澤后,才由沈陽城建扛起大旗,剛剛獲得了下賽季的中甲資格。于明覺得沈陽足球要想重新崛起,必須要打好基礎,“沈陽足球近來的低迷有經濟因素的原因,但也有龍頭球隊沒有搞好的因素,導致人才外流,青訓逐漸落后于國內其他足球發達地區。其中,遼足、沈足這樣的龍頭球隊戰績不佳,給沈陽的足球大環境造成了很大負面影響,所以沈陽足球基礎要重新打牢。”
于明覺得沈陽城建現在作為沈陽足球的龍頭球隊一定要打好根基,這一點球隊的投資人莊毅也非常認同,“莊毅是我昔日一同在遼足踢球的隊友,也是沈陽人,有著濃厚的沈陽足球情結,他打心里希望幫助沈陽足球重新崛起。現在沈陽城建在軟硬件兩方面都在穩步建設,不算一線隊,俱樂部已經有6支梯隊,所有梯隊的主教練全部都是克羅地亞外教,還有多名外籍助理教練和守門員教練。俱樂部目前有6塊標準天然草皮球場,4塊標準人造草皮球場,還有一個能夠容納2萬人的體育場,這樣的硬件條件甚至比不少中超俱樂部都出色。接下來,沈陽城建隊要進一步搞好一線隊、梯隊、訓練基地的建設,打好基礎,爭取更好的成績。我相信只要基礎打牢,以沈陽足球良好的足球底蘊,沈陽城建隊未來一定能夠沖上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