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足球被剝削?歐洲從南美割低齡韭菜成轉會潮流

畢陌10-03 21:23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這兩天,本年度的南美解放者杯完成了兩場半決賽第一回合的比賽。阿根廷國家德比中,河床2:0擊敗了博卡青年,而巴西德比中格雷米奧與弗拉門戈1:1戰平。預計冬季轉會窗口或是明年夏季轉會窗口,將會有幾位青年才俊從這四支球隊登陸歐洲: 像格雷米奧23歲的攻擊手埃弗頓,河床21歲的中場帕拉西奧斯都是歐洲豪門垂涎的對象。

河床的21歲中場帕拉西奧斯

然而,這幾年歐洲俱樂部從南美收購球員的趨勢是: 相對于以往購買成品半成品,歐洲豪門傾向于以較低的價格從南美俱樂部購買不到20歲的小球員——對此,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近日撰文,對歐洲俱樂部對南美足球市場進行割韭菜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

比如今年夏天,皇馬以4500萬歐元高價從桑托斯隊買下了18歲的羅德里戈,皇馬對于這位巴西少年的期望當然是希望他能夠成為大小羅或者內馬爾這一級別的巨星,讓伯納烏盡快忘掉C羅。

2006年5月,還不滿18歲的阿圭羅以2170萬歐元的高價從阿根廷獨立隊加盟了馬競,當時全世界成交金額前100的轉會中,13個轉會都是南美俱樂部向歐洲俱樂部出售球員,當時阿圭羅的身價在這13個案例中排名第6。排在阿圭羅之后的幾個轉會標的同樣成為了最近10年國際足壇大名鼎鼎的名字: 比如伊瓜因(河床轉會到皇馬),馬塞洛(弗魯米嫩塞轉會到皇馬),馬斯切拉諾(科林蒂安轉會到西漢姆聯),特維斯(科林蒂安轉會到西漢姆聯)。

阿圭羅2006年轉會馬競

過去5個賽季,這一數據從13%跌到了3%。今年夏季的轉會窗口,羅德里戈的轉會是今夏轉會價格排行榜前80位中唯一一個從南美轉到歐洲的案例。

價格前100的轉會中,南美俱樂部參與的轉會比重(下面這條線)近20年不斷下降

通過高額的電視轉播金額,歐洲5大聯賽的俱樂部壟斷了世界足球市場的資金。今年夏天,5大聯賽的轉會總支出為53億美元,相當于阿圭羅轉會那年夏季(2006年)5大聯賽轉會總支出的4倍,然而,南美俱樂部并沒有從飛漲的轉會市場價格中受益。在阿圭羅轉會的這個夏季轉會窗口,巴西與阿根廷俱樂部總共收到了1.61億歐元的轉會費,而今年夏季轉會窗口他們只收到了2.5億歐元,轉會收入的增長跟不上足球市場轉會費的通脹。

南美俱樂部轉會收入增長緩慢并不是因為南美人才枯竭。盡管2002年世界杯后,還沒有南美球隊能夠捧起世界杯冠軍,但南美球隊在世界杯上的勝率并沒有下降。此外,南美球員仍然是轉會市場上的搶手貨。2000年到2004年,轉會價格排行榜前100的轉會中,南美球員占到了23%,過去5個賽季轉會價格排行榜前100的轉會中,南美球員占到了19%。此外考慮到非洲足球的發展,南美球員的轉會價值在過去的20年間并沒有下滑。

因此,問題的核心是,南美俱樂部到歐洲俱樂部的成名球星高價轉會,相比15年前或者20年前變得非常罕見。

1998年,皇家貝蒂斯以創歷史轉會金額紀錄從圣保羅隊買來了盤球大師德尼爾森

核心原因是相比于以前歐洲俱樂部從南美俱樂部高價買成熟球員,近10幾年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的發展讓南美洲的人才庫在歐洲俱樂部球探眼皮底下一覽無遺。因此歐洲俱樂部傾向購買更年輕的天才——當然,歐洲俱樂部購買年輕天才的做法更像是風投機構,購買這些具有較大風險的資產,因此成交金額不會太高。

因此,如果把轉會交易金額榜單的樣本從前100放大到前250,這些風投式的轉會就能被包括進去——體現出的數據是: 2000年到2004年,歐洲從南美進口21歲以下的南美球員轉會在前250轉會金額榜單中占到了24%,過去5年這一數據則是39%。而歐洲俱樂部從其他地方進口21歲以下球員在前250轉會金額案例中,一直在10%左右徘徊。

21歲以下的南美年輕天才轉會歐洲案例(藍色)在近20年間不斷增加

久保建英屬于“其他俱樂部”(下面這條線)出售年輕球員的范疇,占10%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畢陌

體壇加國際體育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