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小中報道
據國際體育研究中心(CIES)“足球天文臺”網站的一項研究表明,最近10年,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外租球員人數激增。2009-10賽季,每家俱樂部平均外租2.3名球員。到了2018-19賽季,這一數字上升到3.12人,增長了35.6%。
今年夏天,貝爾想離開皇馬,卻沒有下家接手。
豪門租出 中小球會租入 外租球員上場時間增加
最初5年(2009-10至2013-14賽季),五大聯賽每家俱樂部每賽季平均外租2.62名球員。最近5年(2014-15至2018-19賽季),每家俱樂部每賽季平均外租3.09名球員。最近5年和最初5年相比,每家俱樂部每賽季平均外租球員人數增加了18%。
據“足球天文臺”網站的研究表明,上個賽季,即2018-19賽季,外租球員上場分鐘數創下新紀錄,達到每名租借球員上場分鐘數占到租入球隊總比賽時長的11.5%。而2009-10賽季,這一數字僅為9.1%。
對于這一現象,“足球天文臺”網站研究報告的解釋是:受歐足聯財政公平政策影響,為了保持收支平衡,五大聯賽最富有球隊外租球員人數大幅增加,而這些球員水平相對較高,因而在租入球隊上場時間明顯增加。
該研究報告還說,同樣地,也受到財政公平政策的限制,中小俱樂部在構建球隊陣容時會更加傾向于租入球員,對租借球員的依賴度增大。
意甲和西甲租借球員最多 給他們上場時間最長
五大聯賽中,使用租借球員最多的聯賽是意甲。最近10年,每家意甲俱樂部每個賽季平均租借4.87名球員。對租借球員依賴程度第二高的是西甲,最近10年,每家西甲俱樂部每個賽季平均租借3.85名球員。
法甲、英超和德甲俱樂部對租借球員的依賴相對較小。最近10個賽季,法甲每家俱樂部每個賽季租借2名球員,英超是1.75人,德甲是1.69人。
最近10年,西甲是給租借球員上場時間最多的聯賽,租借球員上場分鐘數相當于球隊總比賽時長的14.5%。意甲排第二,為12.9%。法甲排第三,為8.3%。英超排第四,為6.4%。德甲排老末,為6.3%。
據“足球天文臺”網站研究報告說,最近10年,五大聯賽球隊每個賽季平均租用2.85名球員,這些租借球員的上場時長占球隊總比賽時長的10%。
租用球員最多的球隊命運竟然是降級 德甲喜新 英超戀舊
使用租借球員最多的五大聯賽球隊是西甲和意甲球隊。比如2016-17賽季的西甲格拉納達,它租用了19名球員。與此同時,那個賽季的格拉納達也是給租借球員上場時間最多的球隊,占球隊總比賽時間的61.3%。
不過,使用租借球員最多的球隊,成績大多不太好。2016-17賽季的格拉納達在西甲20支球隊中排名第20,慘遭降級命運。最近10年18支使用租借球員最多的球隊,有10支球隊降級。
成績最好的是2014-15賽季的熱那亞。那個賽季,熱那亞使用了12名租借球員,給他們的上場時間占球隊總比賽時間的29.3%。最終,在20支意甲球隊中,“獅鷲”排名第六。
在另外三大聯賽中,使用租借球員最多的法甲球隊是2010-11賽季的阿爾勒和2014-15賽季的巴斯蒂亞,各用了8人。在德甲中,紀錄由2018-19賽季的法蘭克福保持,為7人。在英超中,2009-10賽季的樸茨茅斯、2016-17賽季的赫爾城和2018-19賽季的富勒姆,都使用了6人。
最近10年,五大聯賽球隊租借球員的平均年齡變化不大,為24.6歲。不過,各個聯賽之間還是有細微差別的。德甲球隊”喜新厭舊”,租借球員平均年齡為23.1歲。而英超球隊喜歡租借更有經驗的球員,其租借球員平均年齡為25.3歲。
烏迪內斯外租球員最多 租出去就意味著永別?
租入球員的俱樂部一般都是經濟條件有限的中小俱樂部,而租出球員最多的俱樂部一般都是財大氣粗的豪門俱樂部,比如切爾西、國際米蘭、羅馬、那不勒斯和曼城等。
不過,外租球員最多的俱樂部卻不是這些豪門,而是相比它們要寒酸一些的意甲烏迪內斯。最近10年,“小斑馬”借出62名球員。在外租球員人數排行榜上,烏迪內斯之所以能排名第一,是因為它的老板也是西甲格拉納達的老板,兩家俱樂部之間互借很多球員。
烏迪內斯和格拉納達是同一個老板,葡超本菲卡和西甲拉科魯尼亞關系不錯,前者向后者也租借了不少球員。除此之外,熱那亞和維羅納、亞特蘭大和切塞納、國米和帕爾馬、那不勒斯和帕爾馬等,也都是互幫互助的好對子。
在某些情況下,外租球員取得了成功。有一些球員,在原球隊打不上主力,租借給新球隊,馬上就打上主力。有些租借球員,甚至場場比賽都上場,每場比賽都打滿90分,出勤率高達100%。這樣的例子有阿根廷門將赫羅尼莫·魯利等人,赫羅尼莫·魯利2016-17賽季曾被曼城租借給皇家社會。而有些前鋒球員,到了租借球隊,單賽季進球數超過15粒。這樣的例子有杜萬·薩帕塔、戈米斯、約維奇、阿德巴約、盧卡庫等人。
從球員個人角度來看,被租借意味著朝向最終的離開邁出了一步。實際上,最近10年,被租借給五大聯賽球隊的球員,只有29.6%的人在租借期滿后又回了原球隊。另有27%的人在租借期滿后被租借給其他球隊,43.4%的人永久性轉會———15.7%的人最終留在租入他的球隊,另外27.7%的人則轉會去了其他球隊。
外租可分為三種 目的各不相同
有些俱樂部財大氣粗,不停地買買買。買得太多了,隊中人滿為患,只剩下外租部分球員一條路可走。在有些球隊,被租借給其他球隊的球員甚至比留在球隊的球員人數還要多。
把球員租借給別人,不同的俱樂部目的并不相同,主要有三個層面的考量,因此球員外租可以分為三類。
有些俱樂部外租球員純粹是出于競技層面的考量。在這種情況下,被租出的一般是年輕球員。把在本隊打不上主力、甚至沒有上場機會的年輕球員外租,不讓他們待在本隊蹉跎歲月,而是讓他在其他球隊獲得比賽經驗,獲得提高,等租借期滿再召回他們,這對租出球隊和年輕球員本人都有好處。
另外一種出租考慮的是經濟因素,主要是著眼于租出球員的最終轉會,從而實現獲利。球員被租借給另一支球隊,如果在那支球隊他能證明自己,租借期滿后就會談判正式的轉會。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樣的租借期也可以視為考察期或試用期。
還有一種外租,是出于政治邏輯。比如,為了跟敵對球隊競爭,一支球隊把自己并不需要或者買入后被證明實力不行的球員給搶了過來。由于隊中人員太多,只能把他再租借出去。另一方面,一支球隊有時也會故意把自己用不上的球員租借給其他球隊,以便對敵對球隊制造不恰當的影響。
外租有弊端 國際足聯考慮加以限制
但如果一家俱樂部租出球員人數太多,對足球市場,對足球的整體發展是不利的。
財大氣粗的俱樂部,把所有好球員或者稍有成色的球員都網羅來,有些球員自己卻不用,而是租借出去。一方面,這擾亂了市場,造成了人才的囤積居奇,浪費人才,削弱其他球隊實力,從而造成各隊之間實力差距太大,聯賽極度不平衡。另一方面,買了球員之后卻不用,而是一次次地租出,這對球員的成長也不利,是對球員的一種傷害和浪費。
一名球員被租借很多次,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巴西球員盧卡斯·皮亞松。皮亞松1994年1月20日出生,現年25歲。2012年1月,18歲的他由圣保羅轉會切爾西。但從2013年1月起,他先后被租借給西甲馬拉加、荷甲維特斯、德甲法蘭克福、英冠雷丁、英超富勒姆、意甲切沃和葡超里奧阿維。短短8年半時間,他被租借給6國聯賽的7支球隊。
25歲,皮亞松已經踢過巴甲、英超、英冠、西甲、荷甲、德甲、意甲和葡超,共7國聯賽。
國際足聯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它正在考慮對租借球員進行規范。比如,一家俱樂部一個賽季租出球員的人數不能超過6至8人,一名球員被租借次數不能超過多少次等等。
對于沒那么有錢的俱樂部,由于財政公平政策的限制,它花錢已經達到了上限,但陣容還有漏洞,還需要再引進一些球員,在這種情況下,常用的策略是租人,租借合同上一般規定強制購買條款或選擇項購買條款。
通過租人,經濟條件差的俱樂部既滿足了人員需求,又不至于支出大于收入。不過,這種做法并非長久之計,只是權宜做法,只不過是把開支推遲到了下一個會計年度。
為什么今年夏天貝爾J羅租賣不出去?
今年夏天轉會窗口,庫蒂尼奧、貝爾、J羅、伊卡爾迪等高水平球員都待價而沽,可是真正對他感興趣的球隊,或者有實力買下或租下他們的球隊卻如鳳毛麟角。
財大氣粗的俱樂部買進足球市場上最好的球員,為了留住他們,跟他們簽下長期肥約。為了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也是為了使球隊陣容更強大、成績更好、星光更璀璨更吸粉,他們會繼續買進它們認為好的球員。
但這造成了在它們旗下好球員過度囤積。財主家也不是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也有錢緊的時候。要養那么多球員,開那么高的工資,豪門俱樂部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財政公平政策要求收支平衡,他們也不得不把一些用不上或暫時用不上的好球員租借出去。
在足球金字塔上處于第二級的球隊,可以買進或租進這些高水平球員,以增強自己的實力。但由于經濟條件所限,并且受制于財政公平政策,它們在預算支出上沒有多大的騰挪空間,想買卻買不了,因此只能租借。
一名球員被租借出去,工資全部或部分由租入俱樂部支付。租出俱樂部降低了薪金開支,而租入俱樂部引進強援,球隊水平會暫時提高,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另一方面,在租借期,租入俱樂部也可以考察租借球員的水平,看他是否能融入球隊,對球隊是否有用。通過租借期,被租借的球員也可以適應新的球隊和環境。
不過,有的球員,租借費用和工資水平太高,中小球隊連租借他們也不敢想,因為實力實在有所不逮。這樣的球員,在原球隊不被使用,賣,賣不出去,租借,租不出去,就只能在原球隊蹉跎歲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