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應對俱樂部世界杯?中超諸多事宜需盡快敲定

馬德興10-14 10:05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需要指出的是,擴軍后的2021年的首屆“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杯賽”將是試行賽事(pilot edition)。按照國際足聯擬定的方案,未來的俱樂部世界杯賽將有24隊參賽,其中,歐洲8個名額,南美6個,中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區、亞洲和非洲各3個,大洋洲1個。賽事初定的時間為2021年6月17日至7月4日,屆時,24隊將分為八個小組、每組3隊,每個小組先進行循環賽,每個小組的第一名將出線進入淘汰賽,直至產生冠軍。

在這個方案中,國際足聯并未明確東道主是否擁有直接參賽資格的問題。特別是,中國在拿到首屆賽事主辦權后,是否擁有一個直接參賽席位?這個席位是否占據亞洲3席中的一個?這將在此次上海會議期間給出明確的說法。而按照亞足聯今年8月份召開的競賽會議上商討的情況,亞足聯的設想是:如果亞洲有三個參賽席位,獲得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三屆亞冠冠軍的隊伍將代表亞洲參賽。但是,亞足聯同樣沒有明確如果在中國進行,亞洲是否會因此減少席位。一旦中國占據三席中的一席,則亞洲將如何選派另外兩支參賽隊,同樣沒有明確意見。所以,亞足聯恐怕也在等待國際足聯此次會議上的決定。

不過,對中超來說,這還不是問題的核心。因為中超俱樂部至少可以通過爭取2020年亞冠奪冠,以實現進軍世界杯的目標。這無疑將會刺激中超球會特別是有資格參加明年亞冠的四支中超球會更好地進行準備。而且,假設中國作為東道主還有一個自動參賽席位的話,則無疑將會令2020年的中超聯賽更有看點,聯賽冠軍的爭奪也將更趨白熱化。

而更重要的,恐怕還是一旦在家門口參加俱樂部世界杯賽,中超參賽隊如何更有競爭力的問題。記者先前曾披露過,亞足聯目前正在考慮亞冠增加外援注冊人數的問題。亞足聯提出增加外援人數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希望亞洲球隊在未來的俱樂部世界杯賽上能更有競爭力。因為目前各大洲的外援政策不盡相同,除了亞洲與大洋洲是“3+1”的外援政策之外(注:大洋洲外援政策中的“1”是大洋洲足聯下屬會員協會的注冊球員),非洲、中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南美洲實施的是無限制政策;而歐洲則由于歐盟政策,幾乎也是沒有國籍限制,每隊注冊17名自由球員、外加8名本土培訓的球員(俱樂部培養或相關足協培養)。這就使得亞洲在外援方面明顯“吃虧”。所以,為了縮小差距,亞足聯希望能夠增加外援人數,實施“注6上4”政策,其中注冊的6名外援中,有2名是亞外。

一旦亞足聯最終通過這樣的決定,則中超或許需要與之接軌。但是,中超又如何確保本土球員在聯賽中有足夠的出場時間、得到鍛煉與提高?同時,既然在家門口參加俱樂部世界杯賽,肯定又是希望中超球會能夠盡可能爭取好成績。這顯然是一個需要反復權衡的問題,特別是在目前本土球員需要更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而且,因為俱樂部世界杯賽一年半之后就將展開,需要盡快作出抉擇。這也是緣何在10月10日于廣州召開的俱樂部老總會議期間,中國足協會專門涉及明年中超外援是否將調整這一話題的原因。當然,因為俱樂部世界杯賽將在中國進行,所涉及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外援,還有其他眾多事宜。

某種程度上,這或許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