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在已經(jīng)提前步入冬日的北歐丹麥,林丹開啟了36歲的第一天。人生中第三個本命年,人生中第五次向奧運之旅發(fā)起沖擊,是有著外界說的流年不利,但林丹說:“36歲只是剛剛開始,我會繼續(xù)前進(jìn)。”
17歲進(jìn)入國家隊、19歲登上世界羽壇男單排名第一寶座、21歲作為國羽湯杯奪冠主力獲得自己首個世界冠軍頭銜,少年恣意的林丹不可謂不順利。但是在被寄予厚望的雅典奧運會上,林丹首輪折戟,一時間嘲諷無數(shù),躲在房間不愿出門的他,只得眼看著陶菲克站上奧運冠軍領(lǐng)獎臺。
但年輕從不懼失敗,轉(zhuǎn)年22歲的林丹首獲三大賽個人冠軍,真正成為了男單世界冠軍,整個北京奧運周期,見證了林丹走向巔峰的起點。在工人體育館擊敗李宗偉,林丹終于一償夙愿,在家門口奪得奧運會男單冠軍,并成功實現(xiàn)了自己的首個大滿貫。
之后的四年,林丹依舊無敵,處在自己職業(yè)生涯的最巔峰,見神殺神,無論是團(tuán)體賽的蘇杯、湯杯,還是個人賽場的世錦賽、亞運會,林丹將冠軍拿到手軟,特別是在廣州亞運會稱雄后,林丹徹底完成了“全滿貫”的偉業(yè)。而2012年倫敦奧運會,林丹再度和李宗偉奉上一場經(jīng)典對決,29歲的林丹史無前例地蟬聯(lián)奧運會男單桂冠。
那時候很多人說林丹會選擇退役了吧,畢竟該拿的都拿遍了,自己的年輕也恰恰到了一個需要轉(zhuǎn)折的時候,但林丹只是悄然選擇了休養(yǎng)生息,不日之后拿起球拍再戰(zhàn)。還行嗎?還行!2013年的廣州世錦賽,林丹在30歲的關(guān)卡上,奪得自己第五枚世錦賽男單金牌,用實力書寫著“超級丹”的堅持與榮耀。
可戛然而止也正是在30歲,此后的林丹,無可奈何地走向了下坡路。里約奧運會,這位四朝元老半決賽終究不敵了老對手李宗偉,沒能在首次舉辦奧運會的南美大陸站上前三名的領(lǐng)獎臺。這時候,人們又問,林丹該退役了吧,畢竟他狀態(tài)真的下滑了,畢竟他已經(jīng)33歲了。
但是林丹依舊沒有離開沒有放棄,他又堅持了一個四年,一個職業(yè)生涯以來最艱難的四年。這期間,他當(dāng)了爸爸,這期間,他一生的對手李宗偉離開了賽場,這期間,世界羽壇改朝換代,這期間,更多的冠軍和榮耀不再屬于林丹。
去年九次“一輪游”,今年也已經(jīng)六次“一輪游”,可林丹說既然沒有在最好的時候選擇退役,那么自己就會再堅持下去。現(xiàn)在的他,為了第五次的奧運夢想一站站努力著,36歲的爸爸級人物和比自己小了一輪的年輕人們一起征戰(zhàn),時而被二流選手擊倒,時而被新一代天王桃田賢斗完虐。
但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啊,在馬來西亞公開賽又重新站回了冠軍領(lǐng)獎臺,在東京奧運積分排名中也位于18名不算特別差,林丹知道一代更比一代強,但他還不想被拍死在沙灘上,來到丹麥,林丹不相信童話故事,只相信自己的努力終究會留下些什么。
這樣的努力,或許最終化作更多的失利,或許沒有辦法帶他搭上前往東京的列車,但這樣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一名老將的堅持與無畏,讓更多運動員能夠感受到榜樣的力量。競技體育輸贏論成敗,但體育精神輸贏不論英雄。林丹已然創(chuàng)造了太多的歷史,他已經(jīng)足夠偉大。
36歲,人生幾乎過半,林丹還在為著三十年前開始的同一件事努力: “今天我36歲了,對于一個運動員來說,這個年紀(jì)可能是有點大了,但對于一個預(yù)備把整個生命都獻(xiàn)給羽毛球視野的人來說,36歲只是剛剛開始。謝謝所有人的祝福,我會繼續(xù)前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