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里皮與中國足球互為矛盾 就1人能符合戰術?

張盛林11-15 13:59

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張盛林報道

2019年初亞洲杯8強的成績,對于里皮和里家軍以來,是一種假象。銀狐“二進宮”以來,中國隊6場比賽4勝1平1負, 表面上還算過得去??稍谳斀o敘利亞之后,伴隨里皮的主動辭職,隊中以前一些因成績而淡化的疑惑,也開始變得清晰起來。

里皮為什么選擇離開?他是否真的已經不適合中國國家隊了?他和他的理念,與這支新中國隊之間,有著怎樣不可調和的“矛盾”?

【矛盾體·戰術】

“只有王剛適合他的邊路理念”

從第二次接手中國隊的第一場比賽開始,里皮一直使用433陣型,直到謝幕之作輸給敘利亞。這一套戰術理念雖被廣泛執行,可隊內的一些人認為,這套戰術對于現今國家隊球員來說,實在有點兒勉為其難。

隊員們曾經反映最多的問題有三點:第一,過分強調向前思維,中場缺乏控制和傳接;第二,邊路進攻完全依賴邊后衛一條龍通吃,不設邊前衛和邊鋒;第三,只有個體配合靈活,整體戰術缺乏變化。比如在久攻不下之際缺少轉移和滲透。

里皮對于質疑,其實一直都有察覺,但大多數時間他選擇沉默。一次隊內會議上,他曾主動討論起這個話題:“你們平時也都看五大聯賽吧?最喜歡哪些球隊呢?”有人答欣賞曼城,也有人講到巴薩的Tiki-Taka流派??衫锲さ膽B度卻與其他人完全不同,他稱自己現在是利物浦的球迷,“足球比賽歸根結底還是要贏球,勝利才是真正的王道。如果不能取勝,哪怕場面和過程再漂亮再好看,最終都是無用?!睂τ诤芏嗳顺缟械墓系蠆W拉流派,他的回擊也很直接,“曼城雖然好看,可如果你們像他們一樣傳來傳去,到了比賽場上沒傳兩三腳就會丟球,那還怎么執行傳控戰術?”

因此從二進宮的開始,里皮就想打消國腳們的一些理念。開會時、訓練時、看錄像時,他強調最多的,就是比賽節奏、對抗強度和攻防速度?!八囊筇撸?大多數中國球員基本很難適應,好比百米跑沖擊10秒以內,但極限就在11秒左右……”

里皮比較少訓練隊員們的位置技術,他不會像卡納瓦羅那樣,訓練之后專門留下幾位球員輔導加練。里皮的日常安排一般只有兩項:前場球員的小范圍進攻演練和半場或全場對抗。他的想法既純粹又簡單:利用高壓向前的方式,不斷施壓對手,直至最后拖垮敵人完成致命一擊。但高位逼搶,對于國足來說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的打法,但包括對于邊后衛的使用,里皮的要求也很歐洲化?!白屢幻吅笮l全場90分鐘通吃整條走廊,恐怕在我們隊里,也就王剛一人可以做到。”結果對陣菲律賓和敘利亞,里皮不斷調整左后衛用人;而被隊友們視為最為保險的右后衛王剛,也在中敘之戰兩度失守造成丟球。

不是說戰術不先進,而是這一套理念是否適合中國隊?特別是這支正在新老交替的中國隊。

【矛盾體·信任】

“很有天賦,需要杜絕懶散和懈怠”

執教中國隊三年,里皮同某些國腳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的關系,一直不算特別融洽。甚至在后亞洲杯時期,除了朱辰杰橫空出世,沒有一名26歲以下球員可以在中國隊踢上主力,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怪現象??删枚弥?,稍微年輕一點的球員們一到國家隊集訓,越來越像“陪練”角色。“我真的十分佩服徐新,每一次進入國家隊基本都是第24人,他可真能隱忍呢!”11月14日比賽當天的中午,徐新又一次落選中敘戰23人正式比賽名單,一位球員發自肺腑地哀嘆道。

這個矛盾體,在10月10日對陣關島前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爆發。那一場中國隊首發11人除了李帥,依然是之前的老面孔。面對A組最弱球隊,里皮沒有做出任何輪換,完全不同于其他小組的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強隊。很多替補隊員表面上不說,內心則有“難道我們就是標準的陪練”的酸楚。后來,里皮專門在一次隊會之中,當眾表明自己使用年輕球員的態度?!爸园涯銈儯ㄖ競€別年輕球員)召入國家隊,還是看中所具備的天賦和才能。現在進入球隊可能踢不上比賽,但也是基于未來著想。希望可以把握機會,好好珍惜在國家隊平臺,而不要在訓練之中有所懈怠?!?/p>

結果等到本期集訓,除了韋世豪、徐新、劉洋等少數人還在隊中,里皮又換了一批“陪練生”。楊帆之前一直主打中后衛,結果在吉翔受傷之際,又被迫改踢右后衛。蘇寧大將傷愈回歸之后,不少人猜測楊帆可能落選23人名單,最終還是徐新掉隊?!凹热幻看味际切煨聼o緣,何不直接圈定23人即可,為何又要多帶上一兩名球員呢?難不成真是因為前些天的訓練沒有武磊,總要湊齊11對11的分組對抗人數……”

聽上去,這有些凄涼,但也是現實的一部分。結果在李磊受傷之際,好在還有鄭錚和劉洋,但比賽前兩天受傷的張琳芃,只能帶著傷病硬撐。 

【矛盾體·態度】

“不看聯賽,是因為中超聯賽水平太低”

里皮二進宮執教中國隊以來,最被業內所詬病的事情,在于他長期待在歐洲,而將選拔球員的任務交給幾位助手。而前一段時間,還因為不率隊參加東亞杯,引起了又一次質疑風潮。

事實上里皮曾在一次隊內會議上,公開表示對于中超水平的不滿:節奏太慢、對抗偏低、比賽質量不高。這些是他拒赴現場觀戰中超的主要理由。而且每次集訓開始時,他會頻繁強調“國際比賽節奏完全不同中超”,但這也造成了里皮對于年輕球員缺乏了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方球員李帥。

國家隊第一場對陣馬爾代夫前,曾在香河基地展開一次除去恒大、上港球員的選拔集訓。那次里皮也有新發現,比如姚均晟、謝鵬飛和王子銘,但他之前對于這些球員的風格特點,是持有懷疑同時缺乏認知的。包括這一期集訓的“新面孔”劉彬彬,最初也不在里皮圈定的62人常備軍大名單之內,除此之外還有最近兩場擔任主力左后衛的鄭錚。

“不知道這一份名單是怎么圈定的,這62名球員在聯賽中,都經過了里皮的親自篩選和觀察?”有球員曾經發出這樣的疑問。但事實卻是,每一期集訓名單上面的國腳,是由球探安德烈·因諾岑蒂、教練組成員馬達洛尼和蘭普拉等人考察敲定,并納入參考對象,里皮本人幾乎從未親臨現場。有球員感言稱,里皮的帶隊思路非常簡單,先期制定一套戰術打法,然后拿來二十幾名球員參加集訓,按照位置屬性再往框架里套。

當然,不少人也能理解里皮如今71歲的高齡,但是不看聯賽的后果,就是如今這樣。直至本月上旬出現里家軍征戰世預賽、鐵家軍備戰東亞杯的怪現狀,長期留守歐洲的做法開始引起公眾爭論。

14日晚上,在距離十個月前告別的地方155公里處,里皮再一次宣布離開,而且“決定不可撤回”。但這時候,他留給中國球員、中國媒體和中國社會的印象,更似一位回避所有矛盾體的“逃兵”,“我能理解他,理解他的束手無策。我們曾經認為他會解決這些矛盾,但現在很失望,心情很復雜……”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