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11月25日,中國足協召集中超各俱樂部的投資人聚會上海,就未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發展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不過,會議結束后,依然沒有最終的結論,有關事宜依然將進一步展開協調與定奪。
當前,中國足壇的最大熱點無疑是“限薪”。在國字號隊伍接連慘敗的大背景下,“限薪”、“減薪”已經成為共識。但是,究竟如何限制?限制到何種程度?各方說法與爭論較大。實際上,在今天召開的投資人會議期間,與會者暢所欲言,對相關事宜與問題也是有比較大分歧與意見。譬如說,先前曾有傳言,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球員的頂薪分別為1000萬元人民幣、500萬元人民幣以及300萬元人民幣。但在今天召開的會議上,中國足協給出的數字分別為1000萬元人民幣、600萬元人民幣以及300萬元人民幣。由于今天在上海參加會議的都是來自中超俱樂部的投資人或代表,因而對于中超頂薪1000萬元人民幣的界限,不少俱樂部代表提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
有俱樂部代表發言中表示,在目前情況下設置頂薪,等于是強行限制流動,這不利于職業聯賽的發展,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讓球員流動起來,職業聯賽才能“活起來”,而設置這樣的頂薪,其實就存在著將中超聯賽變成“一潭死水”,這是違背市場規律的行為。而有的俱樂部代表則表示,在當前形勢下,限制球員的薪水有必要,但對于頂薪1000萬元人民幣的標準,是否應該更加合理地進行研究與協商。由于中甲、中乙聯賽未有代表到會,因而,有關中甲、中乙聯賽的限薪標準尚有待進一步與相關俱樂部投資人進行協商之后才會有傾向性意見。
除了一線隊球員之外,未來中國足協有可能在職業聯賽中將原先的U23球員規定調整為U21,因而,在今天的會議期間,中國足協也給出了U21球員的頂薪標準,即未來U21球員的頂薪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不過,來自上海綠地申花俱樂部的代表對這樣的規定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最典型的就是申花隊目前的年輕球員朱辰杰。作為2000年出生的球員,朱辰杰在今年國家隊征戰世界杯預選賽40強賽期間已經作為主力參加了4場比賽,類似像這樣的球員,如果僅僅只是按照U21球員的標準,顯然有些低,與那些依然在俱樂部一線隊打不上的球員不是一種情況。如果將朱辰杰簡單地歸入U21球員范圍之內、也是實施頂薪100萬元人民幣,則顯然對朱辰杰是“不公平”的。
據悉,在為期一天的會議期間,各方都發表了不同的意見與看法,有些甚至可以說是“針鋒相對”的,這也很正常,畢竟現在各項規定都處于廣泛征求意見之中。因此,至會議結束,并未有實質性的結論或最終定論。有關此方面的內容,未來還將進一步展開討論,在中國足協最終宣布細則之前,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