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4)出口球員迷失者甚眾
在當今足壇,豪門球隊也不可能擁有整整23個明星球員組成的陣容。因此提拔小孩、把替補用到最好也是非常考驗教練本事的環節。歐洲名帥里面,很多是提拔新人的高手。現在誰還記得巴塞羅那的昆卡?但在瓜迪奧拉執教時期,巴薩的昆卡還真就個好用的昆卡。
熱蘇斯執教弗拉門戈期間,迅速獲得機會的是16歲進攻中場雷尼耶,而且他作為替補是實實在在地為球隊提供了貢獻。
熱蘇斯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激活球員,把現有的球員用到最好。例如上賽季還在踢西乙的西班牙中后衛馬里、此前在意甲并不成功的中場熱爾松,在熱蘇斯手下都成為了相同位置南美大陸最出色的球員之一。
加拉多手下其實有很多好牌,費雷拉和阿爾瓦雷斯都是剛剛代表阿根廷參加了U20世青賽的球員,但明顯他們成長速度非常慢,最終加拉多依靠的仍然是前國腳恩佐?佩雷斯、前安德萊赫特前鋒蘇亞雷斯等旅歐歸來的球員。
解放者杯開賽前,曾有一個恩佐?佩雷斯去找熱蘇斯擁抱的鏡頭,當年在本菲卡,正是熱蘇斯把恩佐?佩雷斯的位置從中場邊路改到中路,讓他成為一個更好的球員。
另一個讓加拉多尷尬的是,近年加拉多提拔的河床球員被賣去國外以后,表現都很一般,勒沃庫森的阿拉里奧這種“能用”的級別,就已是最高境界,還有很多迷失者,例如克拉內維特、德里烏斯。
或許正是因為河床稱霸解放者杯的水分問題,就算是去年解放者杯的英雄河床10號“El Pity”馬丁內斯也沒有得到歐洲球隊的熱捧,他加盟的是美國大聯盟亞特蘭大聯隊。而且,由于亞特蘭大聯隊剛好有個歐洲水貨教練德波爾,此人認為“El Pity”防守能力太差,不太重用他,巴甲格雷米奧一度試圖在賽季進行中簽下馬丁內斯。
(5)弗拉門戈靠“技術”取勝
那么,熱蘇斯的弗拉門戈是依靠什么贏下了比賽?
技術。
這個評語并不來自我,而是意大利DAZN電視臺的解說員。“技術”這個詞,也是近年意大利足壇談得很多的關鍵詞,“技術運動領袖”是誰?或許很多人都會感到震驚——阿萊格里。
阿萊格里是個聰明人,甚至可以說是絕頂聰明。他否定自己的速度總是很快。早年在AC米蘭否定皮爾洛,因為阿萊格里按照舊式的歐洲足球思維,認為后腰必須是個壯漢。
但阿萊格里省悟很快,執教尤文圖斯第一個賽季,他重用皮爾洛獲得成功,之后拋出了歐冠“技術決定論”,他認為球員的技術能力對歐冠勝利有著關鍵影響,因此對尤文引援的要求,阿萊格里只有一個字:技術。
那么多的技術球員同時出場,會不會影響球隊的防守?這是很多傳統思維的教練會很擔心的問題。但阿萊格里的態度是,你把技術好的球員交給我,我來安排。
尤文圖斯最近一次打進歐冠決賽(2016-17)的陣型,場上非門將位置10人里6人是進攻能力出色的球員,剛好把意大利足球6(7)防4(3)攻的比例對調過來,阿萊格里的足球曾被意大利媒體認為是一場革命。
阿萊格里當然也不是特立獨行者,毋寧說他是意大利教練里領悟能力最快的人之一。在今天歐洲頂尖教練的足球理念里,關于防守的看法已經發生了改變。防守更多是一種體系,是技戰術紀律的布置和貫徹問題,而進攻需要技巧和才華,沒有技巧和才華就無法打破別人成型的體系。
相反,以斯科拉里為代表的南美教練,仍然停留在“防守任務交給防守球員”的思路里面,這就導致他們的球隊喜歡在中場囤積工兵,需要加強防守的場次,就增加工兵人數。巴西足球在最近20年成了歐洲俱樂部的中場工兵制造工廠,和90年代以來斯科拉里為代表的保守足球大行其道有著直接關系。
過去很多巴西球迷也認為,如果巴西球員擁有歐洲足球的技戰術意識,那么巴西足球將是戰無不勝的。
斯科拉里足球就是這樣一個古怪的混合體,在中后場教條地追求歐洲式技戰術,前場則交給前鋒自由發揮,反正巴西前鋒擁有足夠的天才。實際這種足球是老式的意大利足球,或者說是80年代的特拉帕托尼足球,2002世界杯依靠3R的天才表現捧杯,已經是絕唱。
這種思路當然應該被打進歷史塵埃。斯科拉里從帕爾梅拉斯下課,或許已經是他的教練生涯最后一站,他被進攻足球雙重擊敗:在解放者杯1/4半決賽,熱愛進攻足球的雷納托執教的格雷米奧客場2比1逆轉帕爾梅拉斯;在聯賽中,熱蘇斯的弗拉門戈3比1大勝帕爾梅拉斯。
今年的解放者杯決賽中,老將迭戈替補出場為弗拉門戈1比1扳平立下大功。迭戈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引發的巨大爭議是他的防守能力不夠。偏偏這場比賽是他在普拉托腳下斷球,然后精準輸送找到了左側的布魯諾?恩里克。
這里涉及的就是今天優秀的歐洲教練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地方:他們不再是80-90年代力量足球大行其道的時代技術細膩球員的消滅者,反倒是成為了保護者。
對于技術細膩的球員,今天歐洲足球對他們的防守要求,更多是細節化的、個人化的、可執行的、得到整體協助的“防守任務”,而不是純粹的拼身體拼體力拼意志。
像阿萊格里一樣意識到了強強對抗技術為王的教練在歐洲豪門里不是少數,他們的技戰術設計把幫助技術球員發揮出自己的技術優勢當作一個核心要務。
如果大家回看解放者杯決賽最后20分鐘,可以發現的是兩隊在技術層面的巨大差異。河床的瘋跑能力已經消失了,于是巴西人的技術優勢變得格外明顯,埃韋頓?里貝羅、布魯諾?恩里克帶球過人成功率極高。弗拉門戈的逆轉也不能過分歸結于運氣,因為之前他們就錯過了2、3次不錯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么河床在對方扳成1比1以后自信遭到巨大的打擊,身體優勢突然沒了,而對手的技術優勢太明顯不過,原本牢固的中后衛皮諾拉突然變成紙糊的一樣,長傳過來,加比球直接就擺脫了。
實際1比1的局面下,河床在球場上的人員配置比弗拉門戈更好,他們的前中后人員結構基本平衡。而弗拉門戈當時已經只剩迭戈一個中場!熱蘇斯趕緊又換上皮里斯?莫塔,正是擔心河床還有反撲能力,但這個擔心被證明是多余了。
(6)熱蘇斯震動巴西足壇
熱蘇斯在巴西足壇的成功,對于巴西足球震動非常大。可能這次震動帶來的后果,是巴西人自己也無法想象的。
毫無疑問,我們可以朝積極的方向去看。
熱蘇斯的弗拉門戈其踢出了巴西人想要的足球——巴西人的技術在比賽中占據了上風,而且具備統治力和決定性。弗拉門戈有出色的戰術紀律,但戰術紀律的目的是幫助球員運用好技巧與才華。
這種“國民理想足球”在斯科拉里時代以來,已經越來越像是泡影,除了格雷米奧主帥雷納托這樣的另類,已經很少有巴西教練愿意去相信這是可能實現的。在巴西足球歷史上,從來就不乏懷疑技術足球的“實用主義者”。
同時,在巴西足壇有一定認可度的“革新者”,像現任圣保羅主教練迪尼斯,也沒有取得過真正意義的成就,因此盡管有球迷甚至球員捧他,但不具備說服力。
巴西媒體上關于熱蘇斯和弗拉門戈的討論非常多。比較統一的結論是,雖然這種足球是巴西人理想的足球,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歐洲足球,因為它的節奏是歐洲的,站位和移動方式是歐洲的,對細節的關注或者說解決方案也是來自歐洲的。
過去20多年的巴西教練,很多人都會托關系跑去歐洲學習,但這種觀摩1周的學習期往往非常皮毛,學習的效果往往只是用新概念來加固他們內心的陳舊內容。雷納托曾經笑話過,“在巴西,懂球的人在沙灘上踢球,不懂球的去歐洲進修。”
現在熱蘇斯是把完整的、優秀的歐洲足球理念呈現到了巴西人面前。這種沖擊可能和1957-1958年匈牙利人古特曼執教圣保羅產生的效果一致。
當時古特曼帶來各種訓練方法和技戰術設計讓巴西足壇大開眼界,在圣保羅得到觀摩機會的菲奧拉立即把這些經驗帶去了巴西國家隊,1958年首奪世界杯的那支巴西隊。
古特曼也是幫助葡萄牙足球實現騰飛的人物,正是他帶領本菲卡結束了皇馬對歐冠的統治。
實際這就是足球,沒有什么絕對的原生性,巴西人的足球是英國傳來的,歷史上他們和葡萄牙人、意大利人、荷蘭人一樣,都是匈牙利人的門生……
本是同根生,該學習,就應該謙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