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羅賓報道
我們家鄉的區號是661,從來沒有高中球員接到過大學的招募邀請,真的是一個都沒有過,甚至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去大學打籃球的都沒有過。在我稍微長大一點的時候,YouTube出現了,當時我就在上面看那些來自紐約和洛杉磯的業余聯盟知名球員的錄像,感覺上他們就好像是來自另外世界的人。里面就有蘭斯·史蒂芬森、德瑪爾·德羅贊和朱·霍勒迪這些球員,他們都是我的同齡人,但他們對當時的我來說都已經是名人了。
我去打業余聯盟(AAU)時年齡已經很大了,也沒有訓練師或者類似的團隊,所以我的訓練就被就是自己瘋狂DIY。特奧莎有一年圣誕節得到了一雙很棒的訓練鞋,我就從她那里借來,穿著到處走,逢人就跟人說:“我確定自己馬上就能扣籃了,再給我六個月時間,我就能扣了。”有時候,我會背著自己的背包,在里面裝滿石頭,跑到屋子后面的沙漠里去訓練。我會不斷地做俯臥撐,手邊都是雜草,背上背著石頭,沒有iPod放音樂,耳邊只有呼呼的風聲,那里就是我的訓練館。
我當時的目標,就是想去山的那一邊,我覺得自己必須有這個目標,我覺得自己不能失敗。因為我每天都看到了我父親是如何努力地工作,是如何養育我們整個家庭,照顧我生病的媽媽。
我爸爸當時白天在一家賣汽車輪子的商店工作,當時還是21世紀頭幾年,所以他們店里生意不錯,甚至可以說就是巔峰期。后來我年齡大了一些,他又開始做木工活,希望能再多賺點錢。當時他經常凌晨3點就起來工作了,有時候都要晚上7點才能回到家里。現在回想起來,當時他回家了居然還會去院子里再干點家務活,還能帶我姐姐一起去商場,甚至還能帶我去湖邊釣魚,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所以看到我爸爸如此努力的工作,我更加覺得自己不能失敗。不過在現實世界中,我還是花了很長時間才真正地實現了在球場上有所突破。在我升入高二之前,我都沒覺得自己打球有多厲害。后來在高二那一年,我被達納·帕姆普和大衛·帕姆普兩兄弟注意到了,他們恰好來看我們學校的一場比賽,比賽后他們就邀請我加入他們的AAU球隊,就是那支著名的“Pump-N-Run”(譯者注:萊昂納德也在這支球隊打過球)。
不過,他們邀請我并不是給我球隊陣容中的一個位置,而是讓我去跟著球隊在洛杉磯的各個地方訓練。對我們家來說,真的難以負擔這筆費用。我爸爸當時簡直就是一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時,而我媽媽還不能開車。帕姆普兄弟倆知道我們的情況之后,給了我很多幫助,他們派車來接我去訓練,晚上再送我回家,而這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如果他們當時沒有這么做,那我現在根本不可能在這里給你們講述這個故事。我也不會進大學,更不會進入NBA,不會經歷現在我所經歷的一切。當時我第一次去那里參加訓練的時候,是一個特別不起眼的孩子,所有的隊友都看著我,說:“我從來沒聽說過你,兄弟,你是誰呀?”
而我看著他們每一個人,都會回答一句:“你的大名我之前就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