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磨礪皆是財富!世界杯第三冠見證樊振東成長

李婷12-01 21:10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2016年奪冠的彼時,是剛剛躋身中國男乒主力陣營的19歲毛頭小伙;2018年奪冠的那時,是已經成為中國男乒“三大主力”之一的“花季老將”;2019年奪冠的此時,是經歷了年少成名的恣意和盛名之下的低潮后又重新站回高點的下一代中國男乒領軍人啊。樊振東帶著自己的第三個男乒世界杯冠軍,開啟著更為廣闊的天地征程。

如若不是今年,男乒世界杯的冠軍對于樊振東而言我們甚至可以說也不是非拿不可,早幾年,初出茅廬拿不到更多是遺憾作罷,哪怕去年,拿不到也不會挫傷全年勝績累累的銳氣。但在今年,就顯得尤為關鍵了。

一來,自是因為從布達佩斯世乒賽開始,樊振東就陷入到職業生涯的最大低谷,此后的半年時間,曾經“見神殺神”的樊振東再也不復往日“暴力熊貓”的風采,反倒成了“見誰被誰殺”,輸外戰,輸內戰,該輸的不該輸的全輸了個遍。當然不是不能輸,但這是什么時候?東京奧運會一年以后正式開打,這樣的狀態如何去競爭奧運席位呢?

還好樊振東沒有沉淪太久,泥淖中打了個滾兒,他又站了起來,在一個半月前的德國公開賽上,時隔343天之后再奪巡回賽桂冠,之后重返世界第一寶座,又在團體世界杯中擔當了重任并擔起了這份重任,再隨著奧地利公開賽的折桂,樊振東擺脫陰霾,走出低谷,可,這還不夠啊,沉溺太久,就需要更多的勝利去贏回對這片賽場的主導權,所以,世界杯就是最好的戰場了。

二來,另一位參加世界杯的隊友馬龍半決賽負于張本智和,樊振東沒有能夠等到提前會師。帶著做完手術并未恢復到最佳狀態的身體,馬龍也只能拼到這一步,中國男乒的最有一步,只能交由樊振東來完成了,與張本智和的決戰,沒有退路,只能贏。

今晚的這場決賽,樊振東在首局以9比11先行落敗,盡管他迅速追平比分,但張本智和再回敬一局,大比分1比2落后。今年遇到的困難還少嗎?哪一個不比1比2艱難的多?這樣的比分放在樊振東眼前,不會再是阻止他向前的桎梏,只會驅動他一往無前的動力,于是連扳三局,4比2擊敗張本智和,樊振東成功衛冕,并拿到了男乒世界杯的第三冠。

開心當然開心,只不過最后一球張本智和發球失誤,樊振東甚至沒來得及慶祝就結束了比賽,而過了那個剎那,再想起來的不是開心,只是冠軍背后更多需要總結的地方:“今天比賽很艱苦,自己頂住了壓力,但第一局還是需要總結,如果第一局自己拿下來了對后面比賽進程就會不一樣。”

對于第三次捧起男乒世界杯冠軍獎杯,樊振東表示每一次奪冠的感受都不一樣,得到的鍛煉也不一樣:“這次最大的收獲是找到了自己專注的感覺,之前主席還有教練組說我打球容易走神,很多東西想的不細,但今天半決賽3比0領先時候盯得很緊,決賽遇到困難也沒有放松,一直在想辦法,這一點上自己得到了很大的鍛煉。”

雖然也不過是22歲的年紀,但樊振東的言談遠有著超越自己年齡的成熟通達:“我之前在世界杯還是沖擊冠軍想展示自己,但現在也面臨著張本智和、林昀儒這些比我更年輕選手的沖擊,現在這種時候怎么把心態放好是比原來要做的更多的課題。而心態就是要更純粹一些,專注當下、專注細節、拋開雜念。”

所以之前半年的磨礪哪里是給年少成名的苦頭,分明是攜他更為精進的路引,只看自己在逆境中是如何走回中心,再看這一年的輸輸贏贏,樊振東也頗為感慨:“這一年比賽非常多,經歷非常多,都是財富,之前不好的狀態、輸球的狀態,讓我知道了贏球是需要珍惜和付出的。”

說話時的樊振東眉目堅定,唯有在領獎臺上靦腆一笑讓人看到了應屬于22歲大男孩的常有模樣。在領獎臺上,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為其頒獎的時候說“特別棒,希望明年還是這樣”,并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臉頰。樊振東走下臺來,卻能依然冷靜地表示:“很開心主席給了自己這樣的期待,我也有同樣的期待,但很多東西光想是得不到的,要付出就要做得更多。”

可劉國梁不也說出了我們很多人的期待嗎——特別棒,希望明年還是這樣。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李婷

體壇周報資深乒羽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