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武磊以27球加冕2018年聯賽射手王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想到他2019年初加盟西班牙人,將中超的“土炮”希望重新打回原形。從2013年上海東亞升入中超以來,武磊一直就是當之無愧的本土射手王,但在他的身后,土炮“第二梯隊”始終沒能成長起來。而在中超的“后武磊時代”,韋世豪、張玉寧等新鮮血液的確站了出來,但他們的表現,距離球迷的期待仍然有相當的差距。
【土炮全靠武磊支撐】
從2013賽季到上個賽季,武磊的賽季進球數從來沒有少于12個,他一直是中超射手榜前十名當中的本土球員,在大多數年份,還是唯一的本土球員。上賽季,武磊終于歷史首次拿到聯賽金靴,不過看看他的身后,本土射手仍然是一片荒涼。
武磊之外,除去2013年的王永珀(11球排名第8)和2015年的郜林(13球排名第7),中超各隊的本土射手再無能夠排名聯賽前十的人物。即使將視線擴大到賽季進球數上雙的本土前鋒,近十年中也只有武磊(6次)、郜林(3次)、王永珀(2次)、董學升(2次)、楊旭(1次)、韓鵬(1次)和張稀哲(1次)。加上本賽季的韋世豪,中超一共只有8位本土攻擊球員能夠在某些年份和外援掰掰手腕。
而這8人當中,相當一部分如今還沒有了曾經的攻擊力。韓鵬已經退役,王永珀、郜林巔峰已過,張稀哲在國安改踢邊后腰,武磊之外能夠拿得出手的不過楊旭、韋世豪和董學升三人。兩相對比,更體現出武磊對本土射手陣營的重要性。
而在武磊離開后,中超聯賽再一次在射手榜前十名中找不到中國球員的名字。事實上,過去10年聯賽中,曾經出現過兩次射手榜前十找不到本土球員的情況,一次是在武磊沖超之前,一次是在武磊離開之后。武磊對于本土球員在中超的重要意義,由此也可見一斑。
【新鮮血液難找尋】
武磊離開后,許多本土前鋒本應擔負起他曾經在中超的責任,為自己的球隊得分,也為本土前鋒正名。然而,本賽季這些競爭者表現難以服人,僅有少數球員差強人意。這樣的趨勢,也讓人對國足的世預賽表現有了更大的擔憂。
這是韋世豪個人的第一個完整中超賽季,此前兩個賽季,他都是以輪換球員的身份出現在國安或者上港陣中。而本賽季,在得到了卡納瓦羅的信任后,韋世豪在聯賽中打進11球,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進球。聯賽最后一輪,也正是韋世豪主動跑位接應打進首球,對申花防守稍顯一籌莫展的恒大才能夠取得一場堂堂正正的勝利。
不過,韋世豪雖然表現尚可,但性格因素是他的大問題,如果不加以改正,未來很可能影響到自己的職業生涯。相較而言,連續兩個賽季進球超過10個的董學升狀態更加穩定,在今年的聯賽保級戰中,董學升依舊扮演了關鍵先生的作用,他幾次救場,都穩定了華夏的積分局勢。
當然,董學升相對較糙的踢法和偏大的年齡,讓人不得不為接下來的世預賽多加考慮。在這個方面,除了已經9年進球沒有上雙,但身體條件出眾的楊旭依然是相對更好的選擇,但他也不是新人。在這方面,國安的雙子星張玉寧和王子銘在聯賽中分別打進8球和7球,王子銘更是成為中超當中頭號效率王,兩人的培養價值都不低。
當然,在武磊出走、阿瑙托維奇狀態平平的情況下,上港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14號李圣龍,在以往的賽季中都是武磊的替補;本賽季他也并沒有打上主力,然而出場1318分鐘的他就打進7球、助攻4次,狀態相當出色。雖然李圣龍已經要排在射手榜的第40位左右,但在本土射手青黃不接的現實之下,或許國足也只能試試他到底有何本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