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蔣嫻報道
2019中超賽季已經落幕,隨著近些年來U23政策在中超聯賽中的推行,雖然比起鄰國日韓青年球員的成長速度較慢,但是中國也逐漸有了一批出眾的青年球員在中超嶄露頭角。有比賽踢就能有成長,盡管目前U23政策依然還存在許多不足,不過,也使得一些球員、一些俱樂部從中開始受益。
遼足“棄將”成中超出場王
本賽季中超聯賽U23球員出場時間排名前十的球員中,比較讓人意外的是來自于重慶當代力帆隊的楊帥,他以2475分鐘的出場時間成為2019賽季中超聯賽U23出場王。除掉一場紅牌停賽之外,楊帥在剩余的29場比賽中全部首發出場。
97年的楊帥曾經效力于遼寧宏運,但是在遼足的他并不突出,因此也很少有機會出場。雖然他曾入選過97國青隊,但也幾乎都是球隊的邊緣人物。隨著遼足降級,楊帥輾轉來到了重慶當代力帆。而在這里,他迅速成為球隊的U23主力人選,開始獲得了新生,迎來了人生的高潮。
而在楊帥之后的9名球員中,除了來自于上海綠地申花的門將陳釗是在上半程后半段才開始頂替李帥出場之外,其余的8名球員在上賽季基本都成為了各自球隊的主力U23人選。
其中最小的00后球員朱辰杰以2325分鐘位列第三。他上賽季在吳金貴手下就已經成為了球隊主力,而如今還是中國國家隊的常備人選,已經代表中國隊進行了40強賽。若不是由于代表國奧隊參加了奧運預選賽,朱辰杰的出場時間應該會更多。
恒大青春風暴為奪冠打基礎
整體來說,由于本賽季主力U23球員基本與上賽季差不太多,所以亮點并不是很多。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以楊立瑜為首的恒大青年軍,此番成為了球隊奪冠的重要利器。
雖然愛用年輕球員的卡納瓦羅在成績面前依然不敢太冒險去啟用這些年輕球員,不過一是礙于中超U23政策,二是恒大內部“每場只上兩名外援”的規定,三是隨著塔利斯卡和郜林受傷……迫于無奈,卡納瓦羅大膽啟用這幾名年輕球員。不過,這一局,卡納瓦羅賭對了。
“三小”楊立瑜(97年)、鐘義浩(96年)、嚴鼎皓(97年),在“老大哥”韋世豪(95年)的帶領下,刮起了一陣青春風暴。他們合力造下了恒大13連勝紀錄,為恒大最終奪冠奠定了基礎。有很長一段時間,許多球隊都難以招架住他們幾人的攻擊力,直到嚴鼎皓受傷賽季報銷,才讓他們火力有所減小。是恒大給這些U23球員提供了機會,也是這些U23球員成就了恒大的新王朝。
出場半程時間以上僅10人
雖然恒大嘗到了“青春風暴”的甜頭,但是,更多俱樂部的U23政策依然只是完成任務。
本賽季中超第15輪比賽,天津天海對陣江蘇蘇寧的比賽中,開場僅15秒,時任天海主帥樸忠均就進行換人調整,由張誠換下U23球員文俊杰,再次刷新最快換人紀錄。而更奇葩的是,為了完成U23守門員也在最后時刻臨時客串前鋒“混”出場。之后,中國足協再次對U23政策進行修改,由此前的各隊必須首發1名U23球員且每場比賽中必須上滿3人,更改為在每場比賽總必須始終保持有1名U23球員在場。
這樣的政策使許多球員有了打滿全場的機會。但是,除了申花、重慶等俱樂部會有多名U23球員打滿全場之外,其余俱樂部更多還是只讓某個球員打滿或是由別的U23球員替換出場,新面孔并不是太多。
本賽季中超聯賽U23球員共先后報名150人以上,但是在這之中,出場時間總計一半時間(1350分鐘)以上的球員僅僅只有10人,這也足以見得青年球員中突出的人員寥寥無幾。
出場率才是進國字號的保障
近年來,中國各級國字號球隊的表現越來越糟糕,在亞洲、國際上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弱,這主要是因為青年后備人才難以承擔起大任,可謂是一屆不如一屆。
不過,就算是再也天賦的球員,沒有比賽的歷練也是枉然。所以只要在聯賽中給予相應的機會,通過一定時間的鍛煉和成長,他們也是能夠迅速成為國字號球隊的主力軍。
譬如來自于天津泰達的楊帆,在經過中超兩年的歷練,他如今已經入選過40強賽名單的球員。而來自于山東魯能的98年前鋒段劉愚,本賽季開始在中超嶄露頭角,目前代表魯能出場19次,也正是得益于在聯賽中的積累,他也迅速跳級入選97國奧隊,成為了國奧隊的主力核心。
“其實我們之間的差距都差不多,但重點就是誰有比賽踢,誰突然就冒出去了。”有球員也曾跟記者感慨道。2020賽季,U23政策還將進一步調整,在舉國為2022卡塔爾世界杯努力之時,希望有更多的年輕球員能夠站出來承擔起中國足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