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記者 王勤伯
巴塞羅那不太容易在圣西羅贏一場球。
這次罕見的贏球非常特別,因為對手是需要一場勝利換取歐冠出線權的國際米蘭,而巴塞羅那是替補、小孩為主的陣容。
對于投入巨大、重金引進了盧卡庫的國際米蘭來說,這樣的出局方式是不是太悲劇?
或許不是。因為國際米蘭卻還沒有為參加歐冠第二階段的比賽做好準備,他們的實力剛好就是在小組第2和第3之間,并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確保自己就是巴薩之后的第2,肯定強過多特蒙德。
從比賽最后20分鐘的場面即可以看出。盡管國際米蘭球員每一個都很努力,但他們的體能已經消耗殆盡,這時候巴塞羅那球員不僅技術優勢更加明顯,還加入了蘇亞雷斯、德容兩大主力,還有新秀天才法蒂,國際米蘭有過很多機會,但更清晰的進攻卻是巴薩踢出來的。
在上一篇關于尤文圖斯和國際米蘭聯賽爭冠的文章中我已經談到這一點:國際米蘭目前面臨的困難在于人員配置。森西和巴雷拉、加利亞爾迪尼受傷以后,國際米蘭目前的中場配置布羅佐維奇-巴萊羅-貝西諾比上賽季的配置還更差,上賽季起碼還有納因戈蘭。
偏偏這樣一個不算太好的配置,必須連續參加比賽,踢完聯賽又踢歐冠,體能當然不可能占優。
從技戰術能力角度說,巴薩的“替補”陣容,中場拉基蒂奇是克羅地亞國家隊主力,這一點和布羅佐維奇持平,不同的是拉基蒂奇進攻能力高過布羅佐維奇。
巴萊羅不是西班牙國家隊成員,阿萊尼亞卻是西班牙國青穩定成員,甚至入選過上屆U21西班牙國青,和比自己大2、3歲的球員做隊友。
同樣,比達爾在智利國家隊的地位,也高過貝西諾在烏拉圭國家隊。
這一比較,就不會覺得國際米蘭是輸給一套弱小的巴薩替補陣容。巴薩“替補陣容”也不差,甚至在技戰術能力方面,有很多環節比國際米蘭主力陣容還做得更好。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開玩笑說過,國際米蘭需要4個森西和巴雷拉這種身材不高的本土中場。或許馬羅塔在冬天的轉會市場上確實會注意這一點。孔蒂的技戰術體系太需要這樣2個人,他們在諾坎普客場表現就不差。
今天沒有他們,國際米蘭明顯缺少后插上的能力,前鋒沒有把握住機會或者越位太多是個問題,但缺乏前鋒身后的火力,才是比較致命的。
歐聯杯對于國際米蘭并不重要。現在或許孔蒂的球隊可以專心于聯賽,趁尤文圖斯傷員增多的這段時間爭取確立聯賽中一定的積分優勢。
盡管森西、巴雷拉的復出時間尚無定論,但至少國際米蘭目前的陣容對付意甲多數球隊還是有把握的。盧卡庫不是一把利刃,他有時候像是一把大砍刀,浪費機會是常事,但在意甲賽場,真的是大多數后衛扛不住他,國際米蘭只要有耐心就能抓住機會。畢竟,意甲賽場沒有巴薩這樣派出替補也能控制好皮球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