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韓國釜山報道
中韓賽后發布會上,國足選拔隊主教練李鐵的一席話,逗樂不少現場記者,如同上一場不敵日本之后自稱“我滿意”?!皵祿灰欢軌虼斫Y果,也不能充分體現比賽里的內容。比分(指0比1),才是真正體現兩個隊的差距?!彼查g,就有現場記者低聲質疑道,“這是他的真實想法嗎?難道去年世界杯韓國隊2比0戰勝德國,可以代表韓國隊實力超越德國了嗎?”
李鐵口中所言的數據,是指15日中韓之戰的全場技術統計。比分韓國1比0,但在控球率上面,韓國隊以70.68%領先中國隊29.32%;甚至在上半場結束,東道主的這一優勢接近74%。而在射門環節,韓國隊16比2領先,射正數則是4比0;此外在傳球統計層面,韓國隊更有570次,中國隊全場268腳傳球甚至不及對手一半。這是血淋淋的壓倒性差距,但李鐵對此并不服軟,“有時候,數據很難完全評價一場比賽?!?/p>
話雖如此,中國隊這一場比賽過程相當被動,這其實并不出乎外界預料。因為從1978年迄今,國足歷史上只贏下韓國隊兩次,但在大多數時間內,主要吃虧在侵略性、精神力和身體對抗層面?!绊n國隊的優勢就是節奏更快,高壓逼搶時間更長,因為對于中國球員來說,10-20分鐘高壓逼搶是能夠堅持住的,可一旦長時間實施高壓,對于我們會有一定的壓力?!奔词乖涱^槌制勝韓國,于大寶也不否認對手的特長。
可這一次在東亞杯抗韓,中國隊反倒在技術層面處于下風,而且落后得十分離譜。除了控球率不到30%,射門數尷尬地只有2次,最讓人難以啟齒的,是傳球數落后對手302次??稍谀瓿鮼喼薇〗M賽中韓之戰,中國隊控球率也有38.7%,傳球數只是落后201次。但在當時,里皮倡導的理念是向前快攻,并非傳控,如今中國隊改踢地面傳導,反倒在技術層面直接下降一個檔次,實在令人非常費解?!扒蜿犢惽暗牟渴鹁褪且晕覟橹?,把球控好,主打腳下傳接和控球?!崩钚匈惡髮Υ艘埠軣o奈,“確實韓國隊給予的壓力很大,我們出現很多失誤,控球和傳接都沒對手做得那么好?!?/p>
自從李鐵接手國足選拔隊以來,重點演練的內容就是地面傳接。拉開陣型、不斷傳接、縱向轉移,這是他經常強調的幾項準則??傻搅藢崙鹬?,面對擅長對抗的韓國人,反倒輸在最讓其引以為傲的理念上。“韓國隊控球更好,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F在全場數據擺在那里,只能說明韓國隊在場上,擁有很大的傳接優勢?!泵鎸τ浾?,性格坦誠的李行承認雙方之間的差距。
于大寶對記者說,“其實韓國隊也沒有所說的控制力那么強,在我們的高壓逼搶之下,他們也有失誤和解圍。但雙方都在高壓逼搶,時間一長我們就出問題……”賽后,他也稱贊對手前腰李英才,以及在去年世界杯助攻孫興慜攻破德國球門的朱世鐘,“以前韓國更講究整體,優勢是節奏、體能和身體對抗,但現在,也有一些特點鮮明的個體球員。”
有趣的是,中國、日本和韓國在本屆東亞杯上,都是主打地面,注重腳下傳接。韓國隊全面領先國足選拔隊,則是不爭的事實。日本隊第一場的控球率雖然未有絕對優勢,但在傳球數上面,依舊領先中國隊115次。然而,日本隊還雪藏了仲川輝人、大島僚太和小川航基等技術流核心球員,雙方的技術差距不可回避。
“雖然日韓都打傳接,但日本隊明顯技術更好一些。只是因為他們的身體條件不如我們,在對于第二落點的控制上,中國隊更有優勢。”于大寶直言。李行也覺得,韓國隊的腳下傳接,特點是更快速、更直接,相反日本隊更為細膩,特別是在一些小技術配合層面。聽上去,不管從哪個角度解析,這支國足選拔隊戰術理念的實施,都是全面落后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