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費雷拉的身價有問題。
問題還挺復雜。5萬美元這個數,取自維基百科的英文分頁,轉到西班牙語分頁,轉會費變成3.5萬比索,折合2.3萬英鎊。當時1英鎊可兌3.5美元(《電訊報》金融版提供的數據),2.3萬英鎊合8萬多美元。信誰的?
當時歐洲唯大英有職業聯賽,但在南美,很多俱樂部已經是職業模式,沒有業余足球的條條框框。阿根廷在1891年建立了聯賽。兩次大戰期間,以及二戰后的十年,英格蘭俱樂部去南美走穴是肥差。貝爾納韋·費雷拉生于圣塔菲的魯菲諾,因射門力大,異于常人,得了個“野獸”的綽號,又有人管他叫“魯菲諾的迫擊炮”。他的兩個哥哥鼓勵他射門“使勁兒!再使勁兒!”,費雷拉(下圖)光腳練出來力發千鈞的腳頭。
有一年,老虎把他免費借給薩斯菲爾德去走穴,他在秘魯把一個門將打昏了。這位門將第二次遇到費雷拉時,央求“野獸”:你射門前先通知一聲!轉會河床后,費雷拉某次主罰點球,又把對手門將的手腕打脫臼了。另一次罰點球,費雷拉罕見地需要補射——門將因為撲救已被打暈。費雷拉是史上唯一進球比場次多的球員,加盟河床頭12場比賽進了19個。颶風的門將德尼古拉因為沒讓費雷拉進球,還得了獎。
記者們不相信費雷拉腳頭這么硬,讓他把球鞋脫下來,看看里面是不是藏了塊鐵板。費雷拉竟然只代表阿根廷4次!每次代表國家隊,費雷拉的表現都判若兩人。費雷拉的身價紀錄屹立17年,也是一項紀錄。7年之后二戰爆發,1949年,德比郡以2.4萬英鎊從曼聯簽下莫里斯,紀錄才回到歐洲,且留在歐洲。當時1英鎊兌3.7美元,即使按美元計算,也高于費雷拉的身價。
德比郡簽下莫里斯同年,普雷斯頓從謝周三簽下奎格利,以2500英鎊之差再破紀錄。德比郡和普雷斯頓都算不得英格蘭足壇的大戶人家,卻出得起大筆轉會費,何解?戰后英國經濟復蘇,中小型俱樂部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當地的制造業繁榮。奎格利后來在乙級聯賽轉會,身價居然也有2萬!西北港市桑德蘭和米堡因造船業興旺發達,更是花錢大手大腳。桑德蘭得了個“英格蘭銀行”的綽號。
1950年,特里夫·福特(上圖)從維拉轉會桑德蘭,身價邁進3萬英鎊大關,史上破紀錄威爾士人第一人;翌年,謝周三以從諾茨郡簽下肖偉爾,又從當年奎格利轉會時的賣家,成了買家,順便把身價紀錄從桑德蘭手里搶了回來。走到這一步,英格蘭足壇在轉會市場獨領風騷的時代告一段落。要再等45年,希勒和紐卡斯爾才把紀錄帶回英倫。
原因?最高周薪作怪。上文提到的那位福特,他曾在1955年被足總無限期全國禁賽:他效力桑德蘭期間,打擦邊球繞過最高周薪(當時還是15英鎊)的規定收取更高薪水。福特只好背井離鄉去荷蘭踢球,加盟埃因霍溫,為此錯過了1958年的世界杯。如果威爾士有福特助陣,他們未必會被巴西淘汰。
福特效力桑德蘭3年,一百單八場聯賽進球67個,這還是和鋒線搭檔沙寇頓翻臉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福特公開指責沙寇頓故意傳球不到位,若是兩人合作無間,桑德蘭又怎么可能拿不到聯賽冠軍?當時荷蘭也沒有職業聯賽,1960年禁令解除,福特得以回國結束職業生涯。英格蘭連創世界紀錄,很大一個原因是別的聯賽沒有實力競爭。可到了60年代,西甲、意甲豪門紛紛砸錢,最高周薪就成為阻礙英格蘭足球發展,導致人才流失的毒瘤。下一章我們將詳細探討最高周薪如何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