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辣圖】有關2010年代的最佳小說

王勤伯01-02 09:54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伯辣圖是一位擁有世界聲譽的哲學家。盡管哲學家并不總是研究文學,但伯辣圖也會時不時關注文學世界的動態。

舉例說,伯辣圖欄目一直保留著詩歌投稿部分,歡迎讀者寫詩投稿,題材體裁不限,更不會去討論詩藝之高下。在哲學家看來,寫作的樂趣在于即興,所以哲學欄目有義務鼓勵讀者從事即興寫作,同時一定不要害羞把自己的即興創作公開出來。

即興寫作在今天的時代卻成為一種稀罕的事物,因為每個人都擁有鍵盤,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空間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者僅僅是發泄情緒。發表看法和情緒,和寫作是徹底不同的兩回事,但今天的網絡發言者多寫了幾行牢騷,就會覺得自己已經加入了寫作者的行列,只差從網絡作家協會領工資了。

那么,在哲學家伯辣圖看來,2010年代(2010-2019)的世界文學最佳小說是哪一部呢?當然不是出自漢德克筆下,也不是莫言寫的。伯辣圖認為,是英國作家奧威爾的《1984》.

《1984》問世后的前半個世紀,不會有太多西方人認為這本書在描繪一個與西方自由世界有關的未來。但在2016年以后,隨著特朗普、博爾索納羅、鮑里斯?約翰遜、薩爾維尼等民粹人物的涌現,《1984》銷量突然暴漲,人們意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民粹領袖扭曲和改變真相、大范圍傳播謊言提供了極大的支持。科學技術的發展并不一定意味著更多的自由和真相,相反,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壓制自由、扭曲和殺死真相。

從這個角度說,奧威爾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哲學家,如西敏市大學的吉恩?西頓教授所說,“《1984》也是艱難時代的指南。知識是一種力量。我們大家都在經受檢驗。”

那么,《1984》提供的指南又是什么?這里,文學家和哲學家的看法是一致的:當一切并不真的可以被自己所控,唯一可能的尋求真相途徑,是對自我內心的解剖。

吉恩?西頓教授寫道,“我們不能把奧威爾的作品與作者本人分開。他越來越被視為圣人。他又會如何嘲笑那些為他而豎立的雕像?他對女權主義者(不是對女性)、素食主義者和其他群體的觀點,并不符合現在的標準。但他是一位有信仰的人。他安于一貧如洗。他為理想而奮斗。他對同道一貫慷慨友善。他努力探索這個他所不喜歡的世界的真相。他從不屈服。他甚至向讀者展現了自己內心世界的病理性的陰暗面。他超然的操守是獨一無二的。”

為了對這部小說表達敬意,今天我們“世界罩杯”欄目特意請來了美國學生模特布魯克?米亞。

伯辣圖說,親愛的布魯克,隨著2010年代的結束,娜娜終于贏了。

今天是“伯辣圖”第589期,本欄目已連載超過500期,欣賞往期精彩圖文,最便捷的方式是在手機上下載體壇加APP

本欄目長期征詩,有意投稿者可直接在當天“伯辣圖”文末評論留言,或者在新浪微博私信“@Alain王勤伯”。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