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泰國宋卡報道
鄧宇彪依舊落選23人名單,劉若釩最后時刻得到補報,反倒是黃紫昌遭到棄用。可能很多人都對國奧隊的終極決策,感到有些詫異和不解,畢竟黃紫昌擁有2018年中超最佳新人的頭銜,而且,一直是國奧適齡段的明星球員,還有參加亞運會這樣的大賽經歷。但事實上,它實實在在地發生了。7日傍晚,國奧隊在宋卡拉皇家大學展開訓練,黃紫昌和鄧宇彪并未現身。一個小時之后,他們從曼谷返回北京的航班便將起飛。
對劉若釩的承諾
黃紫昌落選23人名單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是劉若釩獲得補報。但實際上,這兩項決定并不是同時發生。換句話說,在球隊出發前往泰國宋卡之前,球隊內部便曾考慮令劉若釩“復活”,甚至針對他的討論范圍,已經不是“用還是不用”,而是“應該怎么用”。
必須指出的一件事情,是中國國奧隊上報第一份23人參賽名單的時間,是在2019年12月29日。當時的決策,是令劉若釩、鄧宇彪隨隊前往泰國,但不會報名23人而是暫時待命。只是在29日之前,國奧隊同石家莊永昌的第三場熱身賽還未進行。結果就在次日,劉若釩不僅獲得首發,還在比賽中制造一粒點球,并且利用頭槌得分。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教練組開始重新思考對于他的使用。很明顯,面對韓國、烏茲別克斯坦、伊朗等強敵,劉若釩的進攻屬性,正是球隊上下所需要的。尤其是在落后期間。即便他目前的個人特點,可能還要同球隊整體戰術多多磨合。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細節,是在球隊出發前一天發生。國奧隊第一次上報的23人名單,得到亞足聯公示的時間是在1月2日下午。次日球隊便離開海口,啟程奔赴泰國宋卡。就在2日上午,教練組做出決定,要為劉若釩準備比賽運動服、預備球衣號。之前國奧隊打算放棄他,主要考慮到的不是劉若釩大傷初愈,而是他因為恢復療程很長,導致沒有什么機會代表國奧隊比賽。缺乏實戰的體驗,令很多人覺得“他的狀態恐怕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事實上,劉若釩也只踢了三場通過永昌熱身賽其中的兩場,但就是在最后一場,他打入一球并且造點一次,競技狀態極佳,也完成了對于個人參加奧預賽的救贖。
準備球衣、預備號碼,這是否意味著劉若釩必將100%“復活”?正當所有人發出疑問之際,亞足聯2日下午張榜16支參賽隊名單。據了解,郝偉之后并未找到劉若釩談話,相反在12月30日戰罷永昌賽后,因為劉若釩的出色表現,而對其重新萌生好感。有知情人士透露,也就是那場比賽之后,他曾經私下表示,可以考慮將劉若釩作為搏命武器使用。尤其是在下半場最后30分鐘,一旦球隊處于落后,或者繼續破門,單兵作戰能力較強的劉若釩,或許可以值得信賴。
劉若釩本人也是懸著個心,甚至在6日傍晚訓練尾聲,他和黃紫昌、張凌峰、鄧宇彪和陳蒲4人,都沒得到全隊密練定位球的機會,而是被分到場地另一區域獨自加練任意球。但可以肯定的事實,是郝偉對于劉若釩的使用,還是具備一些策略和方案。只是如果劉若釩得到補報,究竟要換下來哪名球員,無疑是一件極其難以抉擇的事情。
黃紫昌被蒙在鼓里
把劉若釩重新報上23人名單,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是黃紫昌掉隊落選。而事實上,球隊在海口集訓期間,黃紫昌還曾頗得重用。郝偉最終把這個懸念留到1月6日晚上,揭曉一刻,不少人都是大吃一驚。
黃紫昌第一次代表郝家軍比賽,是在去年11月的泰國之行。面對曼谷大學,他首次出場上演帽子戲法。之后球隊對陣泰國,以及前往重慶大足四國賽,黃紫昌都有披掛。只不過,當時他剛從傷病之中康復,競技狀態尚未恢復到最佳,而且主打位置也是不太習慣的前腰,因此并不是絕對主力。
等到12月珠海四國賽,黃紫昌已經逐漸在隊中找到感覺。他重新踢回邊路,即使是同樣不太熟悉的右前衛,也能表現得有聲有色。日常訓練里,黃紫昌多數時候都要司職替補,但就算如此,他在右翼的突破、拿球和進攻,還是頗得隊友們的喝彩。平時業務學習,在研究對手韓國之時,教練組也會要求幾名邊路攻擊手,如何給予對方邊后衛一定的壓迫,其中也曾提到黃紫昌的名字。
種種跡象顯示:黃紫昌更有可能在這屆奧預賽,扮演中國隊的一號替補奇兵。還有兩件事令人印象深刻,之前第一次確定23人參賽名單前,林良銘已經確認將被拿下。此時關于他的7號球衣歸屬,其實是在兩個人之間產生:黃紫昌或者楊立瑜。眾所周知,楊立瑜十分喜歡身穿17號,黃紫昌倒也是一個很好的7號人選。可最終,教練組找到楊立瑜希望他能換號,改穿更加偏重主力的7號球衣,黃紫昌則被賦予17號,相當于和楊立瑜換了一次號碼。
再有,就是國奧隊屯兵海口的倒數第二次場外訓練,黃紫昌在大部分球員收拾行李,陸續返回大巴車前,被教練組單獨留下強化射門練習。而負責給他開小灶的“師傅”,正是國奧隊備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高洪波。如何尋求內切射門?如何在內切突破的過程之中,嘗試在狹小的空間大做文章?如何瞄準近角或者反向射門?看上去,這就是在訓練替補奇兵。
哪怕是1月6日傍晚的“最后一練”,黃紫昌都沒有任何可能掉隊的感覺。訓練后接受采訪,他還說,“幾天沒有動球訓練,對于踏上訓練從還是比較興奮。”同時,也表達出血戰韓國的勇氣,“好好調整心態,上場就是全力去拼!”、“要重視韓國隊但不要過于恐懼對手”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球隊第三場同石家莊永昌的熱身賽上,黃紫昌也曾打入一球,但最終,他并沒有劉若釩“重獲新生”的那種好運。
落選成為事實后,黃紫昌只是同一小部分密友有過溝通。知情人透露稱,黃紫昌完全沒有掉隊的預感,第一時間也是很難接受這個事實。“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會走,而且他的實力又不差,換下誰也不可能下他吧……”不懂,這是很多人發自內心的疑問,自然也包括黃紫昌本人。
艱難的第24人抉擇
站在教練組的角度出發,可能黃紫昌最終落選奧預賽23人,頗有一股無奈之舉的味道。而據了解,在球隊抵達泰國宋卡之后,哪怕是重新報上劉若釩,黃紫昌一開始都不是處境最危險的球員。
目前在國奧隊陣中,有一名球員還有小傷在身,即黃紫昌的俱樂部隊友、守門員張巖。從海口最后一練到現在,張巖的恢復速度還算比較理想,但經常也會單獨訓練。實際上在一些隊內人士看來,還在及時恢復傷病的張巖,或許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落選對象”。但根據亞足聯的U23亞錦賽規則,一支球隊在上報23人參賽名單之際,必須最少報名三位守門員,也就是說,張巖現階段是絕對不可能離開球隊。如果選擇重新報上劉若釩,離開的球員肯定是一名非門將類型。
實際上,除了張巖和黃紫昌,他倆的另一俱樂部隊友張凌峰,也一度被視為可能離開的人選。特別是在最后一場熱身賽對陣永昌,張凌峰上半場替補出戰司職右前衛,是在第37分鐘換下劉若釩。可半場哨聲還未吹響,44分鐘他就被楊立瑜替下,司職右前衛僅有7分鐘。下半場張凌峰改踢左前衛,不到5分鐘球隊連丟兩球,國奧隊趕緊變陣,他又踢回后腰位置。雖然不像林良銘、曹永競等4人一直在替補席旁觀,但一場比賽變換三種角色,也足以說明他在隊中的尷尬位置。
最終,張凌峰還是被留在國奧。知情人士分析稱,這可能同鄧宇彪最終離隊有關。張凌峰雖然身板有限,更注重組織和傳球,但他畢竟可以司職后腰、前腰、邊前衛等多個位置。特別是在張源、李揚和鄧宇彪離開以后,國奧隊的后腰儲備開始變得單薄,留下張凌峰,可能也是從這一角度出發。
那么黃紫昌的落選,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所預兆?一是6日傍晚訓練的尾聲階段,他被安排同鄧宇彪、張凌峰等4人加練任意球,而沒有參與到全隊角球戰術練習;再有,就是在當天訓練期間,教練組突然關心黃紫昌的實時跑動數據,甚至還特地詢問并查閱。這個舉動當時并未引起注意,但在黃紫昌落選之后,卻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
最終在6日晚上,經過廣泛討論以后,國奧教練組針對23人名單達成統一意見:黃紫昌悲情落選。在連續錯失2016年U19亞青賽、2019年3月奧預賽第一階段之后,他依然沒有機會代表97年齡段國字號參加洲際大賽。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事不過三”,但還有一句俗語,叫做“三起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