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名尼德蘭為何都叫它荷蘭 橙衣軍團為何穿橙衣?

小中01-09 20:13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小中報道

大家耳熟能詳的“荷蘭”,其實是個錯誤的叫法。荷蘭的真名叫尼德蘭,意思是“低地國家”。最近所傳的荷蘭改名,只是改了國家logo,這個國家的中文名還叫荷蘭。

荷蘭旅游部宣傳官網,還是用的老名字荷蘭。

荷蘭是個王國,正式國名為尼德蘭王國(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文叫Netherlands Kindom,意思是低地國家王國。荷蘭是由荷蘭本土、博納爾、圣尤斯特歇斯和薩巴3個海外特別行政區以及阿魯巴、庫拉索和圣馬丁3個海外屬地組成,荷蘭本土劃分為12個省。

歷史上,荷蘭所在的地區受過古羅馬和神圣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和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五世統治時期,荷蘭所在的地區是“低地國家17省”組成部分。1579年,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獨立的低地國家北方七省簽訂《烏特勒支協議》,宣布成立烏特勒支聯盟,并于1581年宣布脫離西班牙統治,成立低地國家七省聯合共和國。當時,神圣羅馬帝國和西班牙國王已是卡洛斯五世的兒子菲利佩二世。

荷蘭的新logo是這樣的。

低地國家爭取獨立的反抗戰爭其實早在1568年就已經開始,史稱“80年戰爭”,直到1648年才結束。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結束了“30年戰爭”。同時,西班牙與尼德蘭爭取獨立各省簽訂《明斯特和約》,承認低地國家北方各省獨立。

17世紀,低地國家七省聯合共和國經歷了“黃金世紀”,它成為經濟和貿易大國以及海洋強國,在全球擴展它的貿易網,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殖民地。但18世紀,面臨英國的崛起,低地國家七省聯合共和國失去了全球海上霸主地位。之后,拿破侖法國稱霸歐洲大陸,低地國家被并入法蘭西帝國。

后來,拿破侖法國被打敗。1815年,維也納和會召開,重新建立了“低地國家聯合王國”,國土也包括現在的比利時和盧森堡。1830年,位于低地國家南部的比利時贏得獨立。1890年,由于低地聯合王國國王威廉三世沒有男性繼承人,低地王國由她女兒統治,盧森堡則給了拿騷家族的另一個男性繼承人,盧森堡從低地國家聯合王國脫離。這樣一來,低地國家聯合王國,就成了低地國家王國。

這里需要介紹一下荷蘭王室奧朗日-拿騷家族(House of Orange-Nassau),也有人譯作奧蘭治-拿騷家族或奧倫治-拿騷家族。

奧朗日是法國南部的一座古城,羅馬帝國時代就存在。12世紀,出現了奧朗日公國,統治家族是博家族(House of Baux)。14世紀,統治者成了查隆家族(House of Chal?n)。雷納托·德·查隆是最后一代奧朗日公國公爵,他是從舅舅菲利貝羅·德·查隆那里繼承的公國,他父親名叫恩里克三世·德·拿騷-布雷達。要想成為奧朗日公爵,必須有查隆這個姓氏,于是雷納托·德·查隆就去掉了父親的姓氏拿騷-布雷達,而改姓查隆。

1544年,雷納托·德·查隆戰死,他身后沒有子嗣,于是他的堂兄弟威廉·德·拿騷-迪倫堡就成為奧朗日公爵,同時他也是拿騷伯爵。拿騷是德國的一個地名,拿騷公國是神圣羅馬帝國時代的一個日耳曼邦國。這樣一來,奧朗日就轉到拿騷家族手中。

之后,威廉·德·拿騷-迪倫堡被哈布斯堡王朝任命為荷蘭、西蘭、烏特勒支和勃艮第總督。后來,他領導了低地國家爭取獨立的運動,因此被荷蘭人民稱作“國父”。

尼德蘭國父、奧朗公爵威廉一世

還有一個問題:歷史上,為什么其他國家都管荷蘭叫荷蘭?

荷蘭共有12個省,位于西部的北荷蘭省和南荷蘭省,是荷蘭最富庶、最發達的地區,首都和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位于北荷蘭省,而政府所在地海牙和最大港口城市鹿特丹位于南荷蘭省。

當年,威廉·德·拿騷-迪倫堡被任命為荷蘭、西蘭、烏特勒支和勃艮第總督,荷蘭排在其他地區之前,可見當時荷蘭就比其他地區先進、發達,也更重要。

17世紀,荷蘭能成為全球海上霸主,肯定還是主要依賴于荷蘭省的發達。因此,荷蘭在全世界更為人所知,于是它取代了尼德蘭,成了這個國家的通俗名稱,更膾炙人口。

奧朗日-拿騷家庭徽章

談到這里,還要講一下奧朗日這個詞,它其實指的是桔子。

桔子的原產地是印度和喜馬拉雅山脈東南麓,后來傳到了亞洲其他地方,被稱作narang,巴基斯坦有個地方就叫這個名字。通過葡萄牙,桔子又傳到了歐洲。在法國,narang被改稱作orange。在法語里,orange也有“黃金”和“橙色”的意思。后來,就有了奧朗日這個城市。英語和德語都借用了法國的這個詞匯,所以在英語里,桔子和橙色也叫orange。

奧朗日是桔子的意思,荷蘭的開國國父是奧朗日公爵,因此你就明白了,為什么荷蘭省的省旗有橙色,而荷蘭足球國家隊的球衣是橙衣,而荷蘭隊為什么叫“橙衣軍團”了。

荷蘭隊,不,尼德蘭隊球衣上的獅子,就來自奧朗日-拿騷家庭徽章上的獅子。

國家本名叫尼德蘭,但還是很多國家(包括政府)叫它荷蘭。以至于在全球各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這個國家叫荷蘭,它的語言叫荷蘭語,它的人民叫荷蘭人。以訛傳訛,一直就那么用了。

不過,2019年,荷蘭政府發起了一場宣傳運動,目的是為了讓全世界都知道它真正的名字,讓全世界再提到它時,不再叫它荷蘭,而叫尼德蘭。2020年1月1日,荷蘭政府推出了新的國家Logo,由原來的Holand變成了Netherlands。

荷蘭政府之所以做,是為了宣傳荷蘭全國的旅游資源。以往,外國人去荷蘭旅游,只知道南北荷蘭省,去南北荷蘭兩省,游游海牙、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看看郁金香,看看大風車,看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由于該國大麻合法,再嘗嘗大麻,荷蘭就算旅游完了。荷蘭為自己正名,說它真名叫尼德蘭,只是為了告訴大家荷蘭其實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它不只是紅燈區和大麻。

1月1日,荷蘭正式推出新logo,其外交部發言人在新聞會上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他說:“有一點古怪,在國外只推廣尼德蘭的一小部分,也就只說,只提荷蘭。”不過,至于荷蘭的中文名稱,沒有改,還叫荷蘭。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小中

體壇+記者、巴葡足球專家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