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德國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有句名言:“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這一句話用在中國國奧身上也同樣成立。在U23亞錦賽中韓之戰被絕殺后,很多球迷為國奧感到惋惜,并認為這一戰雖敗猶榮。然而在最近兩個時間里,國奧已經三次被對手在最后時刻(含上下半場)取得進球,這絕不是用運氣太差就能解釋了。
去年11月19日,重慶大足時刻杯四國邀請賽最后一場比賽,國奧0比1不敵朝鮮。朝鮮打進的唯一進球,就是上半場補時階段由金光赫打進。朝鮮的制勝球,是國奧在前場丟球后,對手通過打反擊完成。
上個月,也就是12月11日,“世奧杯”珠海國際足球錦標賽第二輪,國奧又是0比1小負死敵敘利亞。這場比賽還有約10分鐘結束時,敘利亞利用二次進攻得分,國奧防守第二落點出現了嚴重的漏洞,給了達里在身邊方圓五米都沒人防守的壓迫,可以輕松起腳完成射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國奧是在完成一次進攻后,防線回收不及時,被對手打了快速反擊。
賽后新聞發布會上,國奧主帥郝偉再次主動將輸球的責任攬到身上,并且肯定媒體對年輕的球員筆下留情:“隊員有時候會看媒體的稿件,實話實說分析得不錯,但是我還是要說,他們是在成長的孩子,不知道你們都有沒有孩子?我有。我對孩子的態度是以鼓勵為主,不是說他們90分鐘都是好的,但過多分析這些不好的地方,對他們沒有幫助。”
適當的鼓勵球員自然是應該的,但是媒體幫助國奧分析問題所在,也并不是在故意找茬。顯然,國奧也沒有在這兩場比賽中吸取教訓。在1月9日的U23亞錦賽首場對陣韓國的比賽中,國奧又是在全場傷停補時階段遭到對手絕殺。這一次丟球,還是被對手打反擊所致,國奧進攻未果后,韓國門將手拋球迅速發動進攻,最后韓國隊是通過中場一個長傳打國奧防線身后完成進球。
最近兩個時間里,國奧三場比賽在最后時刻丟球,而且套路幾乎一樣,都是被對手反擊打進,這足以說明球員們在上下半場快結束時太松懈,一個走神就被對手抓住。在高水平的賽事中,球員的專注度需要保持全場,否則很容易就會為自己的錯誤付出巨大的代價。
相信教練每場比賽都會提醒球員要保持90分鐘的專注,但這種習慣的培養需要每一場比賽都貫徹下去才行。中韓之戰,由于國奧的發揮遠超預期,因此即使輸球也得到了球迷的原諒。然而,雖敗猶榮在以結果論的足球比賽中并沒有實際意義,國奧需要認真反思總是最后丟球的問題所在,去爭取勝利的榮光,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完成救贖。
文/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