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會史話系列(15):誰是蘇聯留洋第一人

林良鋒01-15 17:10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誰是第一位加盟西方職業俱樂部的蘇聯球員?

帕維爾·馬卡羅夫,其職業生涯始自羅斯托夫迪納摩。蘇聯以及華約各國,以“迪納摩”命名的俱樂部比比皆是,背景基本是制造各種發動機的軍工企業。馬卡羅夫在蘇聯三級聯賽中都上過場,在衛國戰爭爆發前,加盟列寧格勒斯巴達克。德國入侵蘇聯,馬卡羅夫應征入伍,被編入莫斯科軍區的第285步兵師,在連里擔任指導員。被俘后,馬卡羅夫自愿和德軍合作,在一所戰俘營里當了個小頭目,協助德軍審訊戰俘。內務部在戰時將他列為戰犯。

戰爭結束后,馬卡羅夫不敢回國,用多個化名效力過奧地利、西德、英格蘭和法國的若干俱樂部,并在法國入籍。馬卡羅夫一度跨洋去了多倫多,效力當地有烏克蘭背景的一支球隊。50年代中,馬卡羅夫返回法國足壇,1963年在法國去世,終年44歲。死因不詳。馬卡羅夫并不屬于轉會的范疇,他只是流亡在外,找了幾家俱樂部糊口。有不少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移民后裔在法國足壇謀生,被法國媒體列為“外籍球員”。蘇聯解體,加盟共和國獨立后組建國家隊,這些遺老遺少重見天日,成為新“祖國”的第一代國腳。

若論轉會,許多官方記錄顯示,阿納托利·津琴科(上圖)是第一位加盟國外俱樂部的蘇聯球員。筆者經過一番調研,在《體壇周報》俄羅斯專家郭宣老師幫助下,發現實情并非如此。第一位蘇聯球員應該是……(深呼吸再念)瓦西里斯·哈奇帕納基斯。究竟誰對?有趣的拐點也就在這。

哈奇帕納基斯在1975年加盟希臘頂級聯賽球隊伊拉克里斯。伊拉克里斯是希臘足壇的老字號俱樂部,綽號“老人家”;津琴科是1980年加盟奧地利豪門維也納快速,比布洛欣早了8年。時間上,哈奇帕納基斯領先5年。說是轉會,兩人都不牽涉轉會費。但哈奇帕納基斯好歹是簽了正經合同的職業球員,津琴科不是。

津琴科能去奧地利踢球,要感激兩件事:維也納快速和奧地利共產黨關系很好;一位名叫庫爾特冾斯特卡的奧地利記者是共產黨員,他向老大哥提出借人。蘇聯國家體委再三斟酌,俯允了兄弟黨的要求。由于蘇聯球員本質上是“業余運動員”,沒有轉會費也不奇怪。但津琴科去奧地利的方式有點非主流。他以蘇聯駐奧使館電器工程師的身份抵達維也納,“閑著也是閑著”,于是撥冗為“快速”踢球。既然是業余玩票,拿薪水就不合適了??焖俳o津琴科的工資,一分不少,統統落在蘇聯使館手里。使館無端端成了為國家創匯的單位。

本來津琴科只在維也納待一年??梢驗楣Ψ蛱茫瑸榭焖倌昧藠W甲,又拿了奧杯,主人家一再挽留,盛情難卻,他又多待了兩年。

哈奇帕納基斯(上圖)不一樣。他生在希臘政治難民家庭,在烏茲別克的塔什干地區長大。他的名字“瓦西里斯”,其實就是普通俄國教名“瓦西里”的希臘語拼法。因為天賦異稟,被當地球探發現,吸收進當地俱樂部“塔什干棉農”。問題來了:棉農打進蘇聯頂級聯賽,按照法律,小哈必須申請入籍才能在繼續上場。哈奇帕納基斯于是入籍,還代表蘇聯兩級青年隊上場,參加了1976年的奧運預選賽。他被視為布洛欣的衣缽傳人。

1974年,希臘的軍人獨裁結束,流亡在外的希臘難民陸續回國。哈家也不例外。小哈于是跟隨家人返回祖籍塞薩洛尼基,加盟了當地俱樂部伊拉克里斯,效力該隊16年。該隊的球場上座率,全靠瓦西里斯。希臘一看這孩子這么強,立刻把他召進國家隊,和波蘭打了一場友誼賽。國際足聯發現,馬上出面制止:他為蘇聯上過場!蘇聯其實不在乎,國內人才多的是,何必留難一個孩子?但希臘足協不敢得罪國際足聯,并沒有讓蘇聯出面幫忙。此事不了了之。如果希臘有此人助陣,不必等上二十年才打進世界杯吧?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林良鋒

體壇周報英超主筆,國際足球評論員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