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會史話系列(25):沒有電視怎知你牛?

林良鋒01-31 10:27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很多人有追星的經歷。

追星族中,有球迷。越來越多的球迷。沒有電視,追星的文化很難蔓延到球場。現在,看球的渠道和方式已經多元化,電視在我們看球的方式中,早已退居次要甚至末流的地位。但在三十多年前,是電視讓我們看到了全新的場景:國外的賽場原來是這個樣子!球迷這么瘋狂!慢慢地,我們也成為電視足球文化的一部分,模仿國外球迷成為某一球隊的鐵桿粉絲。

電視,將足球從賽場搬到了家中,傳統意義上的球迷,逐漸和電視觀眾合二為一。電視進入賽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從免費收看比賽直播,到付費看(有線電視的)直播,再到成為某個網絡平臺的付費用戶,三十多年過去了。很多人還在抱怨,不少人在比賽日瘋狂找盜鏈,無論你是否接受,版權付費已經是收看直播的常態。

經營足球的人,起初最害怕這一幕。

都能在電視(后來通過電腦)看直播了,誰還去球場?沒人去球場,門票咋辦?沒有門票,俱樂部還怎么活?這些問題依然影響著俱樂部和球迷。英超直播場次越來越多,但周六下午三點的比賽絕不(在英國國內)直播,雷打不動。英超成立時,圍繞這個問題,轉播單位和俱樂部達成妥協。道高一尺,版權方打擦邊球,將周六的比賽剪成三截:午后、下午三點和下午茶,又將焦點賽事移到周日,周一,三年前,英超周五夜場也有了。一周七天,直播不斷。

這和轉會費有什么關系?

關系大了。電視作為大眾媒介優勢很多:比電影時間長,比報紙更動感,比電臺更直觀。能上電視,一定程度上說明你成角兒了。弗格森曾狠狠打擊報道曼聯的平媒:你們囂張個屁!大家都看電視了,誰還稀罕看報紙?偶爾上電視就成星,成天上電視,必然是星。職業球員和娛樂明星一樣,成了名人。沒有電視,誰知道貝克漢姆長得帥?娶了個歌星?誰知道他的發型,衣著和座駕?沒有電視,巴喬怎么成為萬人迷?你怎么知道米蘭不敗?曼聯拿了英超?

電視將球員在場上的表現,場下的生活展現在觀眾面前,觀眾成了球迷,球迷長時間守著電視。職業球員成為名人,收入和地位大大提高。俱樂部醞釀轉會,不再純粹是競技上的考慮,人氣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有球星就有新粉,球迷多自然財路廣。皇馬為什么趕走馬克萊萊?他帶不來粉絲帶不來流量,要削減軍餉開支,不砍他砍誰?曼聯半年就把博格巴的轉會費撈了回來,你還會計較這哥兒們水平不咋地卻那么貴嗎?當然,博格巴只是版權付費和流量為王的現象,發展到今天的一個典型罷了。

人們在世紀之交明白的道理,貝魯斯科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明白了。他先進軍媒體,開辦了私人電視臺,再進軍足壇買下米蘭,買下荷蘭三劍客。米蘭中興了;意甲火了;貝總當上了總理。歐冠和英超應運而生。

通過電視直播,刺激了球員的身價飆升。阿根廷人奧馬爾·西沃里加盟尤文圖斯,轉會費一點前文提到的意大利國腳薩沃爾迪,轉會那不勒斯時身價一千萬阿根廷比索(合1.5億里拉),等了差不多二十年,意大利人薩沃爾迪刷出二十億里拉。又等了近十年,馬拉多納才將身價紀錄推到750萬美元(合130億里拉)。意大利世界杯后,巴喬從佛羅倫薩加盟尤文,160億里拉,不到兩年,倫蒂尼從都靈去米蘭,身價230億里拉。

不是電視,轉會費如何跑得這么快?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林良鋒

體壇周報英超主筆,國際足球評論員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