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畢陌報道
《經濟學人》的數據建模研究得到了一些有關教練價值的反直覺有趣結論: 比如教練的作用影響沒有這么大,比如“瓜四年”,“穆三年”綜合癥只是球迷的直覺,主教練要連續三到四個賽季取得成功本來就很難(具體點擊這里),比如穆里尼奧的價值只只有凱恩的20%,比如安切洛蒂實際上是欺世盜名,被嚴重高估的“名帥”(具體點擊那里)。
學術研究的價值在于提出有科學依據的新穎觀點,進行探討,撞擊固有的經驗認知,并不代表非要不間斷地出產真理。
《經濟學人》對于主教練價值的研究自然有相當的探討意義和啟發性,但作為一個實驗性的研究,自然也有一些似乎不太完善的地方。
已經掉到英超中游隊執教的安切洛蒂真的名不副實?
而不完善的地方和經濟學的預設有關。
傳統經濟學基本立場是“理性人”(homo economicus),但在現實的操作上,球員,教練,管理層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有個性,有私心,有各自不同的背景,有小圈子的利益傾軋,變量太多,很難被一概加入到定量模型的討論中。
比如在這一研究中, 《經濟學人》認為安切洛蒂的執教成就被高估了。在2005年到2018年13年中,安切洛蒂執教了12個賽季,全部都是豪門,其中有8個賽季手中的陣容(根據FIFA Online游戲估算)都是聯賽最佳,但只拿了3個聯賽冠軍,這和安切洛蒂世界前5-前10的教練風評不符。
但這種測算方式有明顯的缺陷。
在游戲里,攻擊球員的數值會虛高,防守球員的價值則很難通過游戲體現出來。
安切洛蒂的成名作是2003-2004賽季的AC米蘭四個十號。根據游戲數據,有里瓦爾多,科斯塔,西多夫,皮爾洛四個創造力十足的攻擊手放在一起,球隊的整體數值應該會非常高。因此球隊的預期成績應該會很出色。
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稍稍看球的球迷都能看出如果要按照貝盧斯科尼的要求,把4個10號全部放上,難度極大。同時期的奎羅斯就處理不好皇馬的銀河戰艦攻擊群。還有同時期的英格蘭“雙德”,紙面上英格蘭的游戲數值因為這兩個準金球獎的球員非常高,但是埃里克森和卡佩羅都沒法讓這兩個歐洲頂級的中場實現1+1=2(遑論大于2了)。
游戲數據沒法體現雙德的不兼容
但安切洛蒂強行取得成功,弄出了一個革新足球理念的前腰后置戰術,硬是完成了貝盧斯科尼的要求。
同時,游戲數值高的球星扎堆,主教練難免會擺不平球員之間的關系。但安切洛蒂就是這方面的大師,能夠讓一群高數據值,彼此位置還沖突的大牌心平氣和地在一起踢球。這也是安切洛蒂總能拿到球員頂配的豪門邀約的原因。
冰冷的數據無法考量現實世界的復雜人際關系
當然,安切洛蒂也有翻車的時候——典型就是2011-2012年巴黎圣日耳曼踢不過法甲2年級的蒙彼利埃,這個成績確實說不過去。
不過安切洛蒂還有一張王牌——歐冠。
《經濟學人》的數據模型沒有統計歐冠。相比聯賽,要贏得歐冠,有一個難點——強強對話不能翻車,越到后面,一場勝利的價值越高。
杯賽的數據往往和聯賽的統計方式不同——杯賽每場比賽的價值權重是不一樣的。
這也是瓜迪奧拉的黑點: 聯賽積分破百重拳出擊,杯賽強強對話唯唯諾諾。瓜迪奧拉至今還沒能證明離開梅西自己還能在歐冠的強強對話中勝出。而《經濟學人》這一研究的模型,則無法充分考慮瓜迪奧拉在杯賽掉鏈子的問題
聯賽和歐冠關鍵戰, 數據權重應該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