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萬特1比0皇馬(集錦)
體壇周報全媒體駐西班牙記者 李森
巴薩5比0大勝埃瓦爾,給稍晚出戰(zhàn)的皇馬平添了不少壓力。為了能保持聯(lián)賽榜首位置,齊達內(nèi)此役在萊萬特客場派出了最強陣容。除了阿扎爾,其余球員都是兩年前在基輔的歐冠決賽上的原班人馬。雖然四中場的打法,有可能使皇馬失去深度打擊,卻也能提高球隊的控球率,同時這也能為下周面對曼城和巴薩時積累一定經(jīng)驗。畢竟,隨著阿扎爾傷愈復出,意味著皇馬的調(diào)試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比賽中為了確保左右兩路和攻防的平衡,齊達內(nèi)讓伊斯科在無球情況下注意壓住對方左后衛(wèi)的助攻,使隊形呈433;而在控球階段則自由進入前場成為進攻組織者,以便和同伴組成一個傳控網(wǎng)。齊達內(nèi)這種想法本沒有錯,至少在上半場期間,皇馬不僅掌控了比賽,還利用前場滲透給對方造成了不少威脅。這與上輪對塞爾塔全場3次射正相比,無疑有了不小的進步。只可惜萊萬特門將艾托爾·費爾南德斯本場撲出了5次險球,力保主隊大門不失。
“沒有進球就進不了天堂”,這是足球中一成不變的法則。雖然阿扎爾的出場給皇馬的進攻起到了質(zhì)的提高,尤其當他身邊有馬塞洛、本澤馬這樣善于打短傳的同伴時。于是皇馬形成了左路強攻,右路反擊(由卡瓦哈爾插上來完成)的態(tài)勢。但由于滲透到禁區(qū)后的最后一腳沒能做好,導致了皇馬的進攻只開花不結果。
最后一腳又分兩個方面,一是指充分利用傳中后射門,但本澤馬兩次近距離射門都打得太正,均被艾托爾守住;二是指對方均退守禁區(qū)的時候,往往能方便皇馬在外圍射門,但莫德里奇的兩次勁射同樣失去準星,皇馬上半場12次外圍勁射變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數(shù)據(jù)。如果說皇馬在該階段有什么可圈可點之處,也不過是左路帶動了整體的壓上,使萊萬特的關鍵人物莫拉萊斯一度發(fā)揮不出決定性作用。
莫拉萊斯固然是萊萬特的靈魂人物,但也要看怎樣正確地使用他。萊萬特主帥帕科·洛佩斯讓他自由地在兩邊活動,目的就是想利用馬塞洛的身后打反擊。但隨著皇馬的控球時間延長萊萬特得不到任何機會,使莫拉萊斯在邊路的職責已徹底顛倒,他已不再是反擊利器而是堵漏洞的蓋子,皇馬哪邊助攻頻繁,他就到哪邊去進行協(xié)防。
在“有進攻就遲早會有進球”的心理指導下,齊達內(nèi)在下半場并沒有及時換人,使得比賽和上半場沒有大的改變。但萊萬特并不想坐以待斃,帕科·洛佩斯在第67分鐘用中場梅萊羅換下中鋒羅赫爾,對改變比賽的走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萊萬特有了四名中場后,不僅允許他們在中場與皇馬爭奪控球權,而且羅赫爾的退場,也給莫拉萊斯提供了更多的活動空間。比賽第79分鐘,萊萬特中場長傳空當,莫拉萊斯在左側凌空左腳勁射打進一粒世界波,決定了本場比賽的勝負。
在兩隊體能都很充沛(本周中均沒有比賽),彼此又很了解的情況下,教練員的布陣和臨場應變就顯得更為重要。由于本澤馬和阿扎爾都不是典型的得分手,尤其在皇馬空有進攻沒有進球的情況下,馬塞洛的出場可以說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為了避免門迪吃黃牌而錯過下周末對巴薩的德比,齊達內(nèi)讓馬塞洛首發(fā)很正常,而莫拉萊斯上半場的“人間蒸發(fā)”,也避免了馬塞洛的身后被打爛。但由于拉莫斯、克羅斯必須時刻為馬塞洛補位,還是限制了皇馬的整體戰(zhàn)術。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克羅斯直到第80分鐘時才進入前場完成第一腳射門。要知道在本澤馬近8場比賽只進1球的情況下,皇馬往往是依靠中場克羅斯、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羅來幫補進球。隨后哪怕齊達內(nèi)先后派上了邊鋒維尼修斯和巴斯克斯,最終也沒能改變比分。
皇馬在關鍵的時刻掉鏈子,一周內(nèi)由原來的的領先巴薩3分到落后2分,著實讓球迷感到痛心。尤其是在強攻70分鐘,到頭來反讓莫拉萊斯攻入一球,更是讓齊達內(nèi)感到委屈。但賽程并不允許人們有更多的遺憾,由于對曼城和巴薩這兩場硬仗接踵而來,需要球員們盡快重新做好迎戰(zhàn)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