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遇近七年最冷冬窗轉會 總投入較去年縮水八成

長樂02-29 08:00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2020年中超冬季轉會窗在2月28日24時關閉,因為疫情因素和新政限制,此次轉會窗格外冷靜。據不完全統計,中超16隊總投入不足5000萬歐元,創近7年冬窗新低。同時內外援引入數量比上賽季縮水一半,16支球隊只買入了15名外援,外援標王的身價則創10年新低。

總投入不足去年兩成

2020年中超冬季轉會期總投入大幅下降,盡管有些外援的價格還未官方公示,但根據大致計算,這個冬窗,中超內外援的轉會費總計在4000萬至4300萬歐元之間,基本上是上賽季的兩成。中超上一次總轉會支出不足5000萬的年頭是在2013年,總計投入只有4655萬歐元,當年標王埃爾克森的身價達到650萬歐元。

2019年冬窗,盡管有足協“四大帽”的限制,但16支球隊總投入仍有2.19億歐元,6支球隊投入超1000萬歐元。其中恒大總投入8143萬歐元,位列第一;大連一方3025萬歐元,其中標王是恒大的保利尼奧,在租借后他們買斷巴西人花費了4200萬歐元。

2018年中超各隊冬窗投入則達到2.77億歐元,2017年是中超冬窗投入的歷史紀錄年,有驚人的4.07億歐元;2016年中超開始前,16隊投入3.47億歐,在那一年力壓英超、西甲,成為全球冬窗投入最多的聯賽,標王身價不斷刷新。

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2016年和2017賽季的冬窗,中超16隊在外援引進上就達到2.63億歐元和2.33億歐元。

引援人數大幅縮水

這個冬窗,中超16隊總計引進球員47名球員。相比前幾個賽季大幅減少。2019賽季冬窗,中超16強總計引進103名內外援,今年的冬天則比上一年縮水了一半還多。其中外援引進有15人,平均每隊不足1人。參加亞冠的4支球隊中,恒大、國安都沒有購入外援,上港和申花都只買入一名外援。購入外援人數最多的是升班馬石家莊永昌和青島黃海,都各有3人。

在內援引進上,中超16隊引進或租借球員(租借回歸球員不計算在內)總數達到32人,平均每隊2人,其中租借球員達到11人。引進內援最多的球隊是青島黃海,達到6人,天津天海、河南建業、廣州恒大三支球隊內援和外援引進人數都為0。

中超外援標王身價重回2010年

本季冬窗,在伊哈洛、卡拉斯科等大牌外援離去后,中超沒有一支球引進大牌球員。除了足協新政外,疫情因素也影響不小。身價最高外援僅是上港從全北引進的巴西人洛佩斯,為546萬歐元。這也是中超新政后,第一個冬季轉會窗,無球隊繳納調節費。

要知道自2015賽季來,歷年冬窗外援標王的身價,從未低于1500萬歐元。上賽季保利尼奧的買斷價有4200萬歐元,2017賽季奧斯卡來到上港時的轉會費是6000萬歐元。上一個比洛佩斯價格更低的外援標王,是2012賽季的巴西人羅申巴克,他當年加盟大連阿爾濱時的身價是305歐元。但這還未考慮近十年來,球員身價水漲船高的因素。

本土標王怪象繼續:一律2000萬

因為新政調節費的壓力,這個轉會窗,中超各隊依然遵循2000萬買人的原則。無論是上港購入的于睿、國安買入的楊帆,還是大連人引進的陶強龍等人,從德轉公布的轉會價來看,都沒有超過2000萬。

而上個賽季時,中超各隊在內援上,也是遵循2000萬一人的原則。以這個標準來看,本土標王價格至少沒有創新低。但相比此前轉會的巔峰時期,仍然差距明顯。要知道2017年的中超本土標王張呈棟,從北京國安加盟河北華夏幸福時,轉會費達1.5億人民幣(德轉市場)。2016年的本土標王,張鷺從遼足加盟天津權健有7000萬。

上一個低于2000萬的冬窗國產標王是馮瀟霆,2011賽季他從全北現代加盟恒大時,轉會費1500萬,而當時的中超僅有恒大一家維持大手筆投入。與外援遇冷有相同點,因為疫情致中超推遲,各隊花錢上謹小慎微,內援上仍然先傾向租借和免簽。不同點則是,國內球員2000萬的頂價,相比引進外援,可以選擇用更換球員抵消轉會費的方法,可操作余地較大。

文/長樂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