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疫情日記⑥:意大利快要完蛋了嗎?

王勤伯03-04 11:09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記者 王勤伯

(一)

意大利疫區的14天封城很快就要結束了。在疫區最嚴重的洛蒂市,急救醫院的院長帕里亞接受了采訪。以下是幾個要點:

-造成多人感染的“1號病人”馬蒂亞,在出現肺炎癥狀以后,醫院就建議他留院觀察,但他是個運動員,身體很棒,堅持要回家。由于他在2次檢查中都否認有接觸史,在整個意大利長時間只有3例輸入型病例的情況下,醫院沒有對他測試試紙。直到他病情加重再次來到醫院,住院治療沒有效果,第二天晚上轉入重癥病房時,一個麻醉師憑借直覺判斷給他做了咽部試紙取樣。(這個說法和此前媒體報道的說法有出入,當時是說他太太終于努力回憶起,馬蒂亞曾和中國回來的一個朋友吃過飯)

-醫院犯下的錯誤,是沒有及時關閉急診進行消毒、排查醫護人員接觸和采取隔離措施。同時,更多的試紙稍晚才送到,也錯過了及時排查的時間。當地檢察院曾對醫院開啟調查,但基本確認醫護人員無責,他們只是未知病毒的受害者。

-洛蒂是最嚴重的疫區,目前洛蒂醫院在物資和人手兩方面還能基本對付(醫護人員已經2周沒回家),沒有到需要外地支援的地步。作為一家小醫院,現在每天需要處理的危重情形是20例,重癥30例,每24小時有1-2名患者需要插管,20名患者需要協助呼吸,40人需要協助吸氧。

-洛蒂醫院隨時把數據分享給意大利其他醫院,例如物資的消耗量,以方便其他醫院進行準備。同時洛蒂醫院也和武漢的中國同行建立了聯系,交流治療經驗。

-現在疫區封城14天即將結束,未來幾天將是倫巴第地區面臨的最嚴峻考驗,也必須繼續采取嚴厲的措施。疫情爆發在米蘭周邊地區,例如洛蒂和貝爾加莫,如果發生在人口眾多的米蘭,醫院負擔將不堪想象。

(二)

意大利政府目前已經在上調防疫標準,例如建議大家不要握手,同時建議65歲以上老人盡量呆在家里。一些地區組織了為獨自居家老人送餐、協助家政等服務。

如果疫情爆發,意大利全國會有不少軍營立即成為“方艙醫院”,用于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患者的隔離。

疫情對于意大利媒體有怎樣的改變?改變可真不小。

在“和平時期”,意大利的報紙焦點總是政治人物之間的爭吵。各種攻擊、諷刺你一句我一句飛來飛去。直到疫情在意大利爆發之前,這種情況一直沒有改變,極右反對黨領袖薩爾維尼抨擊孔蒂沒有暫停申根,大區事務部長博洽回應 “(散布恐慌的)薩爾維尼就是一個超級傳播者”。與此同時,原本和執政的五星運動黨、民主黨聯盟的前總理倫齊,不滿孔蒂人氣漸增,試圖搞掉孔蒂。

疫情爆發后,倫齊仍在私下活動,薩爾維尼繼續罵孔蒂罵歐盟,但他們都不敢提高聲調,且也不得不把團結掛在嘴上,很快淡出報紙頭條。包括總理孔蒂自己,也只能占據很少的版面。

媒體重要的位置、大篇幅都讓位于各路專家。意大利國內知名的病毒學家、實驗室負責人、醫院負責人、醫護協會負責人、康復患者、疫區居民成為主角。

我的感覺是,閱讀疫情中的意大利媒體,比平時感覺舒服多了。

平時意大利媒體成天聚焦于意大利國內問題和政壇的爭吵,基本上把一份報紙的國內時事部分讀完,結論都是“這個國家快完蛋了”。

當然啦,如果真的完蛋了,不少意大利人也會慶祝,至少不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大千世界,有人從虛幻的繁盛里收獲自豪與滿足,有人在完蛋的邊緣感到真實和超脫。

幾年前美國模特艾米莉·瑞考夫斯基剛剛爆紅,她的社交網頁上擠滿了意大利男性的留言,意大利媒體進行了收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即是:“救命,艾米莉,我們國家快完蛋了!”

這句留言,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每次閱讀意大利報紙之后的心情。

疫情步步進逼,政客們讓出媒體半壁江山以后,閱讀意國媒體卻讓人感覺心理格外踏實,沒有眾志成城,卻別有一番沉著冷靜。

例如,意大利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國家之一,過去對于這個事實,我并不特別在意。但現在我算是明白這不是偶然。意大利有很多貧困地區和人口,但他們的全民醫療體系確實出色(細節在之前的日記里已有介紹)。實際上,疫情爆發之前,大多數意大利人都不知道本國擁有很多優秀的病毒學家。

盡管是面對一種未知的病毒,意大利研發的咽部試紙檢測技術質量相當出色。同時,意大利養不起那么多專職的研究人員,但無論是從最初的中國游客送診還是意大利本土1號病人身上,羅馬和米蘭實驗室“臨時工合同”的女研究員很快就分離出了病毒。

意大利的防疫舉措盡管是西歐最嚴厲的,啟動了封城措施,但社會的自發組織、互助能力很強,沒有因為疫情造成人道危機,一層一級的準備和動員并不缺乏條理。例如意大利的紅十字會目前在做準備,一旦疫情擴大需要在軍營建立方艙醫院,意大利紅十字會將承擔基本護理、送餐等工作。

此外,我還想分享一個從個人經歷里發掘出的小細節:意大利人對做飯這件事情有一種宗教式的虔誠,意大利醫院的免費伙食,質量比較暖心。

(三)

不少讀者朋友希望我評論國際米蘭主席張康陽痛罵意甲聯盟主席達爾皮諾的事情。

這件事的起因是疫情導致意甲調整賽程,我就放在疫情日記里給大家做個解答。

具體的罵戰內容,大家可參看體壇加app上我的同事們撰寫的國際米蘭相關稿件,再復述過分冗長,以下是個人觀察。

張康陽擔任國際米蘭主席以來,從未卷入過意大利足壇內部爭吵,更別說發飆。

可是,意大利足球就是個戲臺子,吵架能讓你以最便宜的成本攻占頭條。莫拉蒂的人品大家都稱道,但莫拉蒂也愛吵,吵得很藝術。莫拉蒂是記者們的最愛,他每次說話都能貢獻金句頭條。

如果蘇寧打算在意甲長期立足,張康陽作為國際米蘭主席卷入罵戰是遲早的事情。這次發飆算是處子秀,帶著一點年輕人的沖動和毛躁。效果當然不理想,被足協檢察官調查,被著名記者門塔納這樣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資深藍黑球迷嚴厲批評,僅僅得到因種族主義問題而臭名昭著的北看臺極端球迷支持——這種支持對于主席身份的張康陽更是有害的。

然而,要吵架,就不能患得患失,害怕說錯話,就永遠不知道怎么說話。國際米蘭需要張康陽更多走到前臺才能實現和其他俱樂部老板們的平等對話,也需要張康陽更有勇氣地發表言論。

但張康陽需要明白,在拉丁國家,俏皮話是生活的氧氣,是老百姓茶余飯后的甜點,他需要鉆研語言的藝術,把金句頭條饋贈給意大利媒體,一邊抨擊嘲弄敵人,一邊憑借幽默風趣贏得人氣。當年那不勒斯主席德勞倫蒂斯罵意甲聯盟主席貝雷塔,說他被拉齊奧老板洛蒂托用狗繩兒牽著,形象逼真,效果絕佳,多年后仍被人們牢記。

國際米蘭的境遇比較獨特。“電話門”給很多人留下了一個印象,認為意甲是尤文圖斯和國際米蘭死對頭對著干,這次的爭議也是圍繞尤文圖斯-國際米蘭補賽時間。

實際上尤文圖斯和國際米蘭當下的敵人是一致的:洛蒂托。

洛蒂托在自己親手扶持的足協主席塔維奇奧倒臺以后,曾有過一段低落。但此人手段了得,過去大半年,他卷土重來,聯合眾多中小俱樂部在意甲聯盟選出一個受他完全操控的主席。

同時,洛蒂托看準了尤文圖斯本賽季的衰落,拉齊奧突然發力,放棄杯賽專攻聯賽——本賽季曾被視作國際米蘭挑戰尤文圖斯的賽季,現在看,國際米蘭和拉齊奧誰能把握住尤文衰落的機遇,是被隱藏的懸念。

意甲聯盟將為疫情期間的賽程修改進行投票,很可能支持國際米蘭意見的俱樂部極少,甚至不排除最后1個也沒有。從上周到現在,國際米蘭管理層從馬羅塔到張康陽先后發火,背景其實是這雙小鞋穿定了。

爭斗未來還會持續下去。洛蒂托的最終方案是意甲復制英超式的轉播權分配,均分一部分,按成績分剩余部分,這樣尤文圖斯和國際米蘭的電視轉播收入會進一步減少。

洛蒂托是個格外善變的人,愿意跟他結盟,他會立即冰釋前嫌笑容可掬,但是國際米蘭和他結盟等于反對自己的未來,和尤文圖斯結盟等于反對自己的過去——不結盟,就是形單影只的現在。

這涉及到蘇寧對國際米蘭的長久投資是否值得,聯賽環境如此被人操控,真的讓人相信意甲已經完蛋了——不過想想意甲歷史上那些經典的罵戰和丑聞,過去的聯賽環境難道又比今天更好?

所以,意甲是否讓人感覺已經完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問題。生活需要繼續,生活需要罵戰,生活需要金句。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