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80%控球率和射門20比6騙了,拜仁只是涉險過關

足球雋言03-04 18:33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黃思雋

賽前無論從任何一個角度去分析,拜仁都理應輕松晉級德國杯半決賽。結果,拜仁確實連續11年躋身德國杯四強,并收獲近13場正式比賽以來的第12勝,但過程卻頗為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說,拜仁能客場1比0淘汰已連續6輪聯賽不勝且過去2輪凈吞8蛋的沙爾克04,多少沾了點傳統的“狗屎運”。

拜仁壓倒性優勢?一度險象環生!

從數據層面,拜仁取得了一場壓倒性的勝利,控球率達到驚人的80%,833次傳球是沙爾克(202次)的4倍有余,射門20比6,角球14比1。取代博阿滕(腸胃感染)出任右中衛的基米希不僅在第40分鐘攻入全場唯一入球,而且觸球多達180次,破了德國杯有此項統計以來的紀錄。更加夸張的是,“雞哥”一人傳球164次,成功了156次——比沙爾克全隊的傳球成功次數(116次)還多了整整40次!

基米希第40分鐘攻入全場唯一進球。

然而,如此夸張的數據對比,并不能真實反映比賽的過程。面對沙爾克的541鐵桶陣,讓托馬斯·穆勒打中鋒的拜仁長時間陷入老鼠拉龜的尷尬境地。這種局面,即便萊萬多夫斯基在陣,拜仁也很難創造出太多機會。何況本場既無萊萬,也無邊路爆破能力最強的科芒。

反觀三中衛幾乎不會離開防守三區且放棄控球的沙爾克,幾乎每次贏得球權后都能立即利用邊路的馬通多和布杰拉卜實施有效反擊。踢了不到一刻鐘,沙爾克就形成了3次有威脅的射門,其中布格施塔勒第12分鐘接應麥肯尼的右路傳中,精彩地側身右腳凌空掃射擊中了門楣。

到了第20分鐘,布格施塔勒終于把球送入諾伊爾把守的球門,但拜仁再次逃過一劫。盡管布格施塔勒第一時間申辯球是托利索“傳”的,但主裁判施蒂勒與VAR核實之后,依舊認定馬通多傳球瞬間,布格施塔勒越位在先,托利索中途只是無意觸碰來球,并非傳球,因此進球無效。

布格施塔勒的射門越過諾伊爾后擊中橫梁。

在兩度險些失球的前20分鐘里,拜仁只有1次像樣的進攻配合,由戈雷茨卡完成了一腳稍微偏出左門柱的射門。這是你無法通過賽后數據所得知的信息。事實上,即便是在后70分鐘里,拜仁在運動戰當中創造出來的得分良機,一個手掌就可以數得過來(基米希的進球來自于角球機會)。而沙爾克的反擊依舊有聲有色,其中以替補前鋒拉曼第65分鐘的那次門前包抄最有威脅——馬通多右路突破后橫傳恰到好處,可惜比利時前鋒推射沒有打上力量,被諾伊爾輕松沒收。

沙爾克擺大巴+電吹風

總之,這支拜仁,跟3天前僅用時62分鐘就灌了霍芬海姆6球的那支拜仁完全不是一回事。與其說穆勒迷失在9號位,不如說他被藍色人海所淹沒。面對老東家的戈雷茨卡算得上是這個晚上最有威脅的拜仁球員,可是臨門一腳感覺并不好。對霍村梅開二度的庫蒂尼奧表現依舊活躍,但招牌式的左肋部穿云箭被門楣拒絕。好在,基米希抓住了一次不明顯的機會破門,而且下半場的一次回傳失誤,被走出禁區的諾伊爾及時解圍,沒有釀成大禍。

庫蒂尼奧這腳遠射最終被門楣拒絕。

不同于3天前那支完全不知所謂的霍芬海姆,缺兵少將且狀態低迷的沙爾克對于這場九死一生的淘汰賽,做了最有效的針對性部署,跟聯賽兩循環被拜仁灌了8只光蛋的發揮截然不同。除了“擺大巴”,他們還把場地弄得非常干燥,竭盡所能令拜仁踢不出自己最舒服的節奏。用基米希的話來說,沙爾克恨不得“用電吹風把干燥的草皮再吹一遍”。要是運氣稍微好那么一點點,又或者鋒線球員的腳風稍微順一點點,那么就算最終還是被淘汰,沙爾克也肯定會讓拜仁狼狽不堪。

本場最佳球員基米希總結道:“我認為面對今天這樣的對手,你是不可能碾壓的,因為沙爾克收得非常深,將空間堵得嚴嚴實實。你不可能一直都踢得很快和很直接。我們嘗試了,但并非一切都奏效。我們還被打了兩三次有威脅的反擊。總的來說,我們依舊是配得上勝利的。”主帥弗利克也表示滿意,他稱贊球隊踢得“很好很聰明”,“畢竟在杯賽中重要的是晉級。”

拉曼近距離沒有踢上力量,錯失扳平良機。

一方面,你不能要求拜仁每場比賽都開進球派對,偶爾一兩場踢得經濟實惠一點沒有問題,只要目的達成即可,而且收放自如反而證明球隊成熟;另一方面,這場比賽給仍將缺少萊萬至少4場比賽的拜仁提了一個醒。

與霍芬海姆一戰,意外獲得先發機會的齊爾克澤用進球和較為全面的發揮,制造了一大驚喜。然而,那場比賽實在太過于一邊倒,霍芬海姆戰意全無,實戰價值或許還不如一場隊內對抗賽,不能充分說明這位年僅18歲的荷蘭新星已經可以成為常規武器。與沙爾克一戰,弗利克直到85分鐘才換上齊爾克澤(替下托利索),而且整場只做了這一個換人。一直緊湊的形勢,導致補席上的阿普等人沒能獲得鍛煉機會。周日主場對奧格斯堡的聯賽,弗利克會在9號位作出何種選擇,依舊是最值得關注的地方。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足球雋言

黃思雋的自媒體。與您一同讀懂讀透德國足球的今生前世。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