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西班牙記者 武一帆
馬競的本質非常搖滾,這一點是有據可靠且人所共知的。俱樂部授權的官方球迷會中就有一家叫“ATM Rock & Roll”。他們的口號是:叛逆和驕傲。西蒙尼時代的馬競用了這樣一句座右銘:永不放棄信仰。這句話出自《馬可福音》,現在則是一句不能再普通的俗語。
圍繞這么一句普通的銘言,世代都有藝術創作,包括“旅行”樂隊的主打歌“Don’t stop believin”。可能跟搖滾之鄉利物浦比起來,張口就是薩蘇埃拉(西班牙輕歌劇)的馬德里玩電貝司還差點,何況克洛普被球迷奉為搖滾足球的時代偶像。然而德國人自認在場邊的表演力比西蒙尼還差著幾個檔次,何況馬競助教,外號“猴子”的布爾戈斯天然一張重金屬臉。
馬競依然還是原來的馬競
可是球迷對馬競的評價其實是矛盾的,畢竟很難把“鐵血”和“搖滾”混為一談。講鐵血和紀律的往往是軍隊,和講叛逆、個性和自由的搖滾剛好是兩個極端。這大概正是馬競的絕妙之處,總能給人造成假象,然后出奇制勝。想想2013-14賽季歐冠,馬競一路干掉米蘭、巴薩和切爾西打進決賽,那一幕就好像“死神來了”。業內專家們都在想:你這樣防守怎么能贏。然后目送馬競抓住有限時間內的唯一一次機會破門,進而打爆對手。
然而現在的馬競很難再執行當年的鐵血防守或群狼圍搶戰術。西蒙尼的說法是:這支球隊正在過渡期。對老隊員不能年年“打雞血”,用榮譽感來刺激身體爆發這招不可能場場用。新時代的球員技術水準和意志力都明顯不夠。所以西蒙尼也在敦促自己做出改變,嘗試通過多控球、多傳球來控制比賽。畢竟過去幾年積累了不少榮譽,有錢花也能買到好球員了。
不過現實狀況讓人苦惱,近幾年絕大多數高價引進的天才球員都打不出應有水準,更別說當成球隊支柱來用。費利克斯真的年輕,還可以硬著頭皮再指導他一年半載,勒馬爾基本已經從原有計劃中排除,說穿了,那7000萬歐元白花了。更慘的是,馬競其實是在借錢充豪門,負債數額相當驚人。如果明年繼續過渡,恐怕就渡不過去了。
前后場都不能保證平穩發揮,球隊在聯賽中就保證不了拿分效率。但有一點很容易被人忽視,強強對話時,只要西蒙尼豁得出去,馬競依然還是原來的馬競。首回合在萬達球場打完,利物浦將帥加上英國媒體一致認為馬競踢得好,踢得對路。總結下來就是:保守歸保守,但真的有效,且高效。開場一陣亂拳,只要得手就有死守的資本。如果評論員想打“彩虹屁”的話,交響樂隊和美妙詩篇這種詞也可以用上。然而熟悉馬競套路的人都看得出來:這不就是當初連年冠亞軍爭奪時的套路嗎?
略倫特,搖滾樂里唱美聲
關鍵是現在這套路也不好用,真的需要運氣和球員爆發來支持。原因之一是鋒線的轉化率。馬競從來不以進攻場面為榮,但也從未像今天這樣發愁進球。本場西蒙尼首發科斯塔而不是莫拉塔,明擺著是要耍“三板斧”。利物浦不可能犯上次同樣的錯誤,開局不會那樣開放,那樣對抗力更強一些但容易吃牌的科斯塔更有用處。以速度見長的莫拉塔作為奇兵果然派上了用處。雖然他的進球從規則上看已屬于點綴,增光添彩而已,但對于整個演出的最終效果是有決定意義的。
前場軟弱、無法制造威脅給球隊中后場帶來了太大壓力。雖然馬競兩邊后衛與同代球員相比已算出色,但攻防平衡水準都不及以前的胡安弗蘭和菲利佩。這樣中場必須回防到禁區附近參與盯人和解圍,中前場斷鏈又缺乏單兵強人的情況下,是不能指望靠反擊解壓的。但馬競有奧布拉克,而奧布拉克這一晚狀態極佳且運氣極好,這幾乎無解了。可以回想起歷年那些無解的門將:杜德克、布馮、卡西利亞斯、納瓦斯等等。而比賽就是在這樣微妙的平衡中,被一個皇馬出身的貴族系球員打破了。
馬科斯·略倫特,皇馬名宿亨托的外甥外孫,就像是整臺前衛搖滾音樂會上那個在背景里唱美聲的,用一個反串再反串的角色改變了比賽氣氛。他被當做“后腰”實用,實際上特長是盤帶、前插和得分。從根本上說,他不是西蒙尼的菜,也無怪長期在隊內打不上主力。所以他上場后,克洛普大概也不知道這招從哪來。馬競雖然前后場都弱得和前幾年沒得比,但中場配置堪稱豐富,隨便拿出一個都足以改變比賽節奏。個性化,這就是搖滾足球的妙處。包括西蒙尼自己在內可能也把握不住,哪一個音符能撥動觀眾的心弦,能顛覆整個舞臺。
話說回來,沒有花錢的不是。馬競過去幾年青訓成果慘淡,要靠購入勒馬爾和費利克斯這樣的年輕天才來勾兌中和老齡化的趨勢。但早如奧布拉克和格列茲曼,晚如略倫特、菲利佩和特里皮爾,都是真金白銀請來的成名球員。要贏利物浦,要拿下大場面,不花錢是不可能的。所謂成功與否,全看有多大比例花在了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