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在泡沫中繼續 疫后的足球世界會是怎樣?

閆羽04-03 10:00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省錢先從普通職員下手,把大部分低收入員工拋給政府,英超熱刺俱樂部在這場全球疫情中的做法引來了不少抨擊。然而就算如此策略極為“不仗義”,該隊主席列維在宣布決定時的講話卻也有幾分道理:“所有人都需要清醒清醒,弄清楚我們身邊正在發生什么,它會有什么深遠的影響。足球不能在泡沫中繼續?!?/p>

報復性消費的高潮會來么?

沒錯,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導致幾乎所有體育賽事停擺之后,作為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自然也已經無法維持在原來的模樣。盡管在這訓練都只能在家進行,談判更是全通過網絡視頻的日子里,依然有經紀人和媒體在放風:某某某要求轉會,這家豪門又看上了那位明星……仿佛一旦疫情過去賽事重開,所有的一切都會立馬恢復原狀,但很可能這只是一廂情愿的夢想,因為這場巨大的災難之后,整個社會的每個方方面面都需要時間來恢復。

這里還有個似曾相識的猜想:一旦病毒得到控制各國聯賽重開戰幕,歐洲足壇或許很快就會迎來“報復性消費”的高峰?這種假設并非完全沒有道理,畢竟在疫情使整個社會都幾乎陷入停滯狀態的情況下,所有球迷都被憋壞了。他們渴望重新看到激烈的對抗,也需要一個宣泄自己情感的窗口。這就像2月份國內燒烤店剛復工,蘭州一名食客一口氣就吃了40串近兩斤的羊肉一樣。

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頂級足球賽事因為受不可抗力的嚴重影響而幾乎完全停擺的情況并非沒有先例。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除了少量“戰時比賽”仍在進行,包括1942年世界杯和英格蘭足總杯在內的多個知名賽事都被迫中止或者取消。而在戰爭結束之后,足球也確實曾經迎來過一個高峰。在1948-49賽季,整個英格蘭的足球現場觀眾人數達到了4100萬人次,這一項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不過雖然都是席卷全球的災難,新冠病毒大流行和世界大戰還是有太多的不一樣,疫后的情況也未必就會和戰后相似。而在不認同“報復性消費”即將到來的觀點中,很多人就擔心疫情反而會讓更多人忘卻足球,讓他們發現生活中即使是沒有足球也能繼續。對于狂熱的球迷來說,這種說法似乎略帶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全球經濟都已經受到重創的情況下,足球在人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勢必會下降。更不用說近年來足球產業原本就是虛高嚴重:一方面轉會費動輒上億歐元,球員的價值被不斷炒高;另一方面球迷的錢包又被不斷掏空,去現場看球幾乎貴得和出遠門旅游一樣。

未來或是“緊縮時代”

下行的經濟不可能支撐足球按照原來的軌跡繼續折騰。依照英國《每日電訊》的推測,未來哪怕是最忠實的球迷,疫后都有可能更多考慮相對省錢的看球方式,比如通過電視轉播。如此轉播商會成為疫后的大贏家么?足球還可以考電視以及流媒體迅速重振山河?實際情況恐怕并不容樂觀。新冠大流行對于全球經濟的打擊是全面性的,像足球這樣的娛樂消費型產業更是每一環都必經劫難。

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如果普通民眾手里的財富少了,他們還會有錢花在足球上么?關于這一點,現在在英超埃弗頓執教的安切洛蒂已經給出了他的答案,“很快整個業界都會改變,在每個層面。電視轉播權的價格會降低,球員和教練的收入也會下降,還有球票也會降價,因為人們手中的錢已經變少了?!痹谶@位意大利籍教頭看來,未來的日子不可能像之前那樣看起來無比寬裕,所有人都應該做好準備迎來一個“緊縮”的時代。

當然,足球的“疫后重建”并非只能靠自己。為拯救全球經濟,不久前的G20特別峰會也已就共同注資5萬億美元的救市計劃達成了共識。此舉可能會刺激消費的恢復,足球產業自然也將受益,不過無論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多強,足球本身也早已需要擠泡沫。比如在英超,現場球票的價格早已偏離了正常軌道,各俱樂部為迎回球迷也為培養新客戶群體,降價幾乎是必須要采取的手段。

至于轉播費、轉會費、球員工資等等,受整體經濟的影響或許也將逐漸降低到一個比較理性的水平。畢竟從長遠來看,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如果不能迅速完全恢復到疫前水平,人們在足球產業上的消費勢必也會減少。另外別忘了現在早已不是1940年代,就算沒有足球,相對簡單廉價的娛樂選擇也很多,比如玩游戲,比如看直播……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閆羽

體壇+國際足球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