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出臺減薪兩點指導性意見 中超減薪已有據可依

馬德興04-07 08:57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疫情下全球足球賽事停擺,受此沖擊“減薪”成了世界足壇的熱門話題。中國的職業聯賽是否應該減薪,也成為了國內足壇的焦點,特別是眾多俱樂部都期盼著中國足協能夠拿出指導性意見。據記者了解,國際足聯近日已經以密件方式,將數天前“國際足聯-洲足聯疫情工作小組”所討論的內容,發送至相關協會以供參考。由于這些動議尚有待國際足聯理事會召開會議、展開審議后通過才能正式執行,因而各國和地區的足協尚未有相應的文件出臺。不過,在這份密件中,國際足聯就“減薪”事宜明確給出兩點指導性意見。

①“不可抗力”因素主導  不接受上訴

自從3月18日成立專門的疫情工作小組、評估疫情所帶來的沖擊與影響之后,國際足聯就一直在對一系列突發情況尋求應急對策。記者在3月29日先以“FIFA疫情下擬出臺新規”為題,就國際足聯準備對《國際足聯球員身份與轉會規定》中的相關條款進行修改作了披露。4月3日,新成立的“國際足聯-洲足聯疫情工作小組”召開了第一次視頻會議,針對當下國際足壇令人關注的幾個焦點問題展開討論,并作出不少決定。

據記者了解,4月3日召開的這次會議所出臺的內部文件,包括了期間所有討論的重點條款的修正,總共有11頁之多,其中還有修改規定的四條具體建議。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因素,讓國際足聯有權作出最終的決定,而且不接受任何挑戰與抗議,這同樣也適用于各會員協會。這份內部文件中已經提到,這樣的決定或許不可避免地將與相關國家的法律或各國的特殊協議、規定造成沖突,但擬定這樣的規定是為盡可能避免小國聯賽之間、俱樂部與俱樂部的巨大差異。

也就是說,一旦任何個人(球員)有不同意見或想法,對某個決議、決定不認同,想要上告到國際足聯紀律委員會或仲裁委員會,國際足聯將不會受理,當然更無法上告到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甚至更高一級法庭。

某種程度上,這也就為國際足聯、下屬各洲足聯以及各會員協會在目前疫情的特殊時期做出一些特殊決定提供了依據。但是,在關于“減薪”的這個焦點問題上,國際足聯并未給出強制性的明確規定,只是提出了兩點指導性意見,實質則是將皮球踢回給了各會員協會。這份長達11頁的文件中,國際足聯提出的總原則,是各方“應該找到一個公平的解決辦法,以應對因新冠肺炎疫情讓聯賽暫停所導致的經濟危機,以確保能支付球員和教練的一些工資、避免官司訴訟、保護合同的穩定,同時確信俱樂部將不會破產。”

②建議協商減薪或可暫停執行合同

在上述這個原則下,國際足聯在文件中給出了兩個指導性意見。

第一,俱樂部、球員、教練等被鼓勵一起展開協商,各方達成“可接受的集體協議”,在聯賽或活動暫停期間減少合理或相當數量的薪水,各會員協會給予俱樂部以必要的指導。

據悉,國際足聯已經要求各洲足聯將相關指導意見下發到各會員協會,并召開內部的相關工作會議,就減薪到相對公平的程度達成一致意見,然后再重新通知、上報國際足聯。同時,要求洲足聯必須強調不是國際足聯干預的結果,在洲足聯和會員協會同意之后,這個決定將正式公布。

第二,一旦第一個指導性意見不被接受,而國家法律又沒有關于這方面的相關規定,包括集體協議也無法接受,則可以直接實施這樣的單方面規定,在聯賽和活動暫停期間,所有雙方的協議包括俱樂部、球員、教練等各方全部都暫停執行,只是提供給球員、教練以合適的替代收入,直至聯賽重新恢復。

國際足聯下屬的爭議仲裁法庭和球員身份委員會,只有在認為合理的情況下才能夠認可這種改變合同的做法,這種“合理的合同修改”將考慮俱樂部的經濟情況、任何薪水修正后的相稱性、以及修正后的球員與教練的純收入情況。而且,國際足聯也將考慮決定是否適用于整個球隊中所有人員、抑或還是僅為部分特殊雇員,以及俱樂部是否真誠地與其雇員努力去達成協議。

至于這份長達11頁的內部文件中,還涉及到了有關球員注冊、轉會、合同生效、轉會窗的開設等等諸多規定細節。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在展開。

可以這么說,目前國際足壇出現的各種“減薪”情況,基本都符合國際足聯所給出的兩條指導性意見,要么是根據本國的法律實施減薪(以西班牙為代表);要么是俱樂部和球員、教練達成協議,然后統一減薪;要么就是在聯賽暫停期間暫停薪水、只領取部分必要的生活費。而且,幾乎可以說沒有出現過什么爭議,唯一出現的爭議則是發生在英格蘭,但相比而言情況還是較為特殊。以當下的形勢發展來看,英超“減薪”恐怕還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由于這份文件尚未提交到國際足聯理事會進行討論并最終通過,因而國際足聯發言人拒絕對這份內部文件中的內容做出回應或評論。

③中國聯賽“減薪”該當機立斷!

盡管國際足聯理事會只有在召開會議并正式通過之后,相關文件才會正式下發并全面展開執行,但實際上,對中國的職業聯賽以及職業俱樂部來說,疫情下“減薪”是一個很好的契機,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順勢而為的行動。關于這一點,記者在早前的《疫情下,是中國足球全面減薪的時候了!》一文中已經有過論述。

當然,針對不同級別的聯賽,可以有不同的政策。由于中國目前尚沒有類似國外的職業聯盟,如果中國足協直接出面,似乎很容易引發外界的爭議,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是中國足協其實可以采取類似國際足聯的方式,即以指導性意見的方式,希望各俱樂部自行協商解決這個問題。譬如,可以允許俱樂部在聯賽尚未開始之前降薪某個比例,待聯賽開啟之后恢復正常;也可以允許俱樂部整個賽季實施減薪一個額度等等。國際足聯的相關原則也完全適用于中超、中甲俱樂部,如果能夠處理好,這無疑中進一步減低中國職業足球運營成本、讓中國職業足球能夠朝著更為健康方向發展的一個絕佳機會。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