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德約通過經紀團隊向《紐約時報》發表了一份個人聲明,全面闡釋了對疫苗的看法。
德約開宗明義地表示:“個人來說,我反對為了旅行的目的必須接種疫苗。但如果這變成一種強制性措施,我就不得不決定是否接受。這是我目前的感受,我不知道今后會不會改變,但這真的會影響到我的職業。”
不過,德約在這份聲明中也表達了較為開放性的心態,表示自己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最準確的判斷。“我的工作需要大量旅行,有些人認為,對于我們這些經常旅行的人來說,必須接種尚未開發成熟的疫苗。我想重申的是,在目前這個階段,我們無法得到更準確的信息。坦率地說,我和全世界的人一樣感到迷惑。在得到更多的信息與資源之前,我也無法確信怎樣應對才是最正確的。”
德約在聲明的最后向醫護人員表示了感謝,并且總結道:“我不是專家,但我希望能夠得到對于我的身體最好的選擇。我將保持開放性的心態,并將繼續對這個領域進行研究,因為這將影響到我們所有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球員最大的財富。尤其對于德約來說,他對于身體的精心呵護是有名的。打不打疫苗,德約表達的是個人態度,這份聲明中的第一個詞就是“Personally”。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以他的級別和地位,再personal的選擇,也具有很大的公眾影響力。
近期多位球員在疫情中的各種表態,恐怕讓大家更加意識到: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認知里,每個人都由自己的認知指導行為。但很多情況下,其實很難說認知什么對錯之分。你不能因為別人的認知與自己不同,就大肆開噴——畢竟你也無法確信,你的認知就一定正確。但保持開放性的心態,總是沒錯的。
最近各路球員的各種表態中,除了桑德格倫暗指病毒是中國制造肯定是明顯惡意,畢竟他此前就有過大量明目張膽的種族和性別歧視言論。至于其他球員,真都覺得沒啥好大噴特噴的。包括斯維托麗娜——如果她選擇今后兩年不來中國參賽,她當然有這個個人自由。還是那句話:不要一點就著,不要別人一說點兒啥,就覺得是全世界與中國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