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7日21點30分,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連線,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就足球行業的復工復產、國足面臨的現狀、近期國內足球俱樂部相繼退出聯賽等問題進行解讀。
關于中超U23隊、中國國青打中乙的問題,陳戌源表示:“這段時間我們專門研究了中超預備隊打中乙的問題,因為中超預備隊聯賽效果不好,我覺得對球員傷害也很大。中超預備隊去打中乙,這對于提升中乙發展、提升中超預備隊球員的能力是有保障的,我們聽取了其他俱樂部的意見,他們都表示愿意。而國青隊則擔負著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備戰任務,這支隊伍同樣面臨比賽少、比賽質量不高的問題,基于這個考慮讓國青去參加中乙。關于是否升級、積分的問題,總體上講這些隊伍參加中乙都要積分,但原則上不會加入到最后的升降級比賽中去,不計分比賽的質量會受影響,參加升降級可能影響乙級俱樂部的利益。”
陳戌源表示:“按照國家體育總局的要求和各俱樂部的努力,各隊的職業球員基本沒有一例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這是讓人欣慰的。國外的輸入主要是費萊尼和多利,這兩個球員都是輕微感染現在已經痊愈,目前為止各隊都在集中訓練,也沒有因為疫情封閉影響到訓練。”
對于職業俱樂部受到疫情沖擊的問題,陳戌源坦言:“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不同程度上都出現了財務沖擊,我一直在講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職業聯賽。疫情之下,各投資人對俱樂部的經營都產生了一些重大影響,中國足協要從現金上幫扶的話,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國足協的收入本身也受到重大影響。但我們會從政策、規則上幫扶俱樂部,比如我們盡量減少各俱樂部基本投入,減少俱樂部在其他比賽訓練中的額外開支,我們應俱樂部要求近期會出臺降薪倡議書,大家普遍實行臨時性降薪(從3月1日-聯賽開始),降薪幅度在30%-50%,我希望所有球員正確面對這次臨時降薪,我們不能光有當下不想未來,這對于俱樂部未來發展是有利的,這會對一些球員生活產生影響,但這個影響相比于俱樂部來說是小事。”
同時,陳戌源說:“我們減薪計劃為何才出臺,就是因為我們和國際足聯進行了溝通,我們也需要對外援限薪進行實施,否則是不公平的。如果外援有不同意見去國際足聯打官司,國際足聯會支持我們,因為國際足聯認為我們提出的要求是符合疫情情況下的措施。”
關于職業聯盟的成立,陳戌源說:“職業聯賽不會停擺,這個事情沒在去年完成,是因為當時的設想是它成為一個企業化組織,主要管中超球隊,后期我們對原來職業聯盟的方案進行了調整,這個調整需要和相關部門及俱樂部有效溝通,目前階段職業聯賽的組建進入尾聲,所有的章程都聽取了很多人的意見,和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職業聯賽最多需要1-2個月時間就可以順利成立。”
陳戌源強調:“中國足協會做到應放盡放,我們和職業聯盟是伙伴關系,中國足協主要職責就是監管,按照政策法規進行監管,為聯盟服務好。職業聯賽成立后,有關賽程、裁判等安排都放權給職業聯盟,不由中國足協管理,我們主要是服務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