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已經閉幕。作為本次北京冬奧會的主場館之——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不僅與“鳥巢”(國家體育場)和 “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并列成為北京奧運中軸線上的標志性建筑,包含著設計者無限的巧思與心意。
在國家速滑館的全球設計競賽中,世界著名的建筑設計和咨詢公司POPULOUS(博普樂思)與眾多國際知名設計公司一起經歷了激烈的競爭,最終被選中為國家速滑館進行最終的概念和方案設計。
擔任國家速滑館外方總設計師的博普樂思高級董事安德魯·詹姆斯(Andrew James)感嘆道:“博普樂思對獲得這個奧運設計項目感到十分興奮,我們認為這會為北京乃至中國帶來長期收益。更重要的是,在奧運會閉幕后,國家速滑館將繼續存在,成為本地居民的體育和活動中心。”
據了解,博普樂思為本次北京冬奧會精心設計的“冰絲帶”,匯聚了一份由中國記憶激發的美麗靈感。
詹姆斯說:“國家速滑場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博普樂思中國區執行總裁常雅飛的童年記憶:老北京傳統冬季冰上游戲‘冰尜’,又叫‘冰陀螺’,用鞭子在冰上抽動陀螺使之旋轉的速度和線條,像極了速滑運動員在冰上運動的樣子。”
常雅飛另一份獨特的中國記憶,則促使“寫實”的“冰陀螺”概念演變為“寫意”的“冰絲帶”設計,因為常雅飛的祖父母和父親都致力于敦煌石窟的研究和保護工作,他從小就受到家族事業的熏陶。在祖母告訴他的故事中,石窟壁畫中的飛天,不是身生雙翼,而是帶著令人驚嘆的五彩絲帶在天空中自由飛翔,這也成為后期“冰絲帶”設計的重要靈感。
“冰上旋轉的陀螺和飄動的絲帶,兩個靈感巧妙地合二為一,演變成了包裹外墻的22條‘冰絲帶’——代表著北京冬奧會舉辦的2022年,成為國家速滑館的標志。”詹姆斯說,“冰絲帶”獨特的外立面和橢圓形的整體設計,頌揚了速滑運動的節奏和動態,也進一步渲染出激烈的競賽氣氛,使速滑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和聲音都會被所有人看到和聽到,也保證了觀眾與游客的高度舒適性和便利性,代表著世界級的速滑場館所能提供的服務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