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九35年思辨④:趙達裕,中國的巴喬

梁熙明05-20 13:28 體壇+原創

五一九35年思辨①:輸球因主帥想去香港看球沒批?

五一九35年思辨②:英雄狗熊,只要時間夠長

五一九35年思辨③:戰前六大條要領,沒一條管用

五一九35年思辨⑤:讓足球回歸足球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五一九,曾雪麟到底做了什么?他在陣容上作了兩處大改:廣東隊王惠良年初省港杯表現出色,入選成為主力,原中場左樹聲上去踢左邊鋒,這個變化在五一九一周前,國足6比0擊潰中國澳門時演練過,當時郭家明就在工體看臺上,盡收眼底。

戰前變陣,足球世界中極其常見,成功了就可以說成是“妙招,用兵如神”,但是也有無數先例證明,臨陣擦槍,其實是主帥信心不足,多此一舉。

最典型的,莫過于2012歐洲杯,此前德國踢得很順,半決賽出戰意大利,主帥勒夫突然心血來潮想起來變陣,結果德國隊剛上場還沒摸著門路,被巴洛特利咣咣兩球打蒙。

國足實力本就在中國香港之上,客場0比0沒拿下來,之后打澳門文萊,雖完成凈勝球任務,場面也不理想,社會輿論一來,曾雪麟有了壓力,遂有變陣之意。

變陣當然有進有出,這個變陣,誰進來并非最重要的,誰出去才是戲肉——變陣意味著趙達裕排出主力陣容。

趙達裕,或許是中國足球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他奇就奇在,一方面,他身上體現出的那種巨星氣質,那種決定大比賽的能力,國足幾十年再沒出現過,后來的什么“亞洲第一前鋒”,什么“大將軍”,都是關起門來胡吹大氣,國足歷史上真正在重大比賽中體現出“一己之力”的,一個是容志行,另一個就是趙達裕。

另一方面,歷屆國足主帥,好像就是不喜歡用他,尤其是曾雪麟,哪怕趙達裕一次次挽救球隊,曾雪麟一次次被趙達裕打臉。用趙達裕是被逼得沒辦法,眼看要輸了,他上來就是能神奇一把,就是能贏球呵!

這種神奇的力量,已經讓所有的“技戰術”變得分文不值。當巴喬在世界杯上一次次將意大利拯救于水火之中,一次次迸發神奇的力量,那跟薩基的“技戰術”有關系嗎?

曾雪麟第一次征戰大賽,1983奧運會預選賽,就放棄了趙達裕。網絡有個傳說,為曾飾非,說國足原來不知道報名18人后還可以補報,因為18人名額所限,所以沒帶趙達裕,結果到了泰國,酒店里發現韓國隊超過18人,這才懊惱不已。

這個段子,與其說“曾雪麟懊惱沒帶趙達裕”,不如說恰恰證明曾雪麟心目中,根本沒有趙達裕的位置!真把趙達裕看得那么重要,早就在18人名單上了,還考慮什么補報?

1984尼赫魯杯,國足1比0拿下阿根廷,是趙達裕第一次挽救曾雪麟。當時國足已連敗兩陣,奧運預選賽輸給泰國被淘汰,之后友誼賽性質的魚尾獅杯,又輸給新加坡,士氣低到冰點,何況尼赫魯杯有正牌阿根廷,根本不抱什么希望。

沒想到,國足居然把阿根廷拿下了!雖是友誼賽,對方少了馬拉多納,畢竟是正牌國家隊,正牌A級賽,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擊敗世界杯冠軍國度,意義重大。

這場比賽趙達裕當然也不是主力,但是他抓住了機會,在替補上場短短十幾分鐘內,就體現了決定比賽的能力。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趙達裕的進球,其實是隊友沒停好,停到他這里,他立即搶在后衛堵截之前,倒地臥射奏功!

即使是拿下了阿根廷,趙達裕也仍然不是主力。直到長城杯,國足內戰天津,上來落后0比2,眼看國家隊要被地方隊淘汰,鬧大笑話了,趙達裕一個帽子戲法,拯救國足,而且以他1.60米的個頭,頭球絕殺!

曾雪麟這才“被迫”樹立趙達裕的主力核心地位,之后的亞洲杯預選賽,國足一路砍瓜切菜,全勝不失一球出線,包括最后一場拿下實力最強的卡塔爾,趙達裕終場絕殺,并成為預選賽最佳射手。

亞洲杯半決賽惡戰科威特,李華筠單刀得手,正是趙達裕中場對抗中直接一腳出球,捅給前場建功!

但是曾雪麟始終沒有對趙達裕絕對信任,稍有波折就會動搖,世預賽客戰中國香港沒拿下,就想到拿下趙達裕。

結果就被報應了。王惠良出戰中國澳門打進第5球(之后趙達裕替補上場打進第6球,他在國足的最后一球),似乎變陣成功,但省港杯的分量,與世界杯根本不是一個級別,何況王惠良先前“發揮上佳”,反過來也意味著港足對他也很熟,沒什么“奇兵”作用。

果然,香港澳門不是一回事,出戰中國香港,王惠良毫無作為,落后之下曾雪麟只得再換上趙達裕,乞求奇跡出現。但是此時場上球員急紅了眼,已經亂成一團了,只知道拼命起球高吊禁區,讓趙達裕1.60米的個頭去拼爭頂?這豈不是讓武大郎盤杠子嘛?

為什么趙達裕明顯高出任何中國球員一籌,有沒有他國足場面戰績完全是兩回事,曾雪麟(以及之后的年維泗)就是不愛用?

其實職業足球世界,這種現象也不少見,球星再牛,主帥就是看不上。最鮮明的例子,莫過于巴喬。

巴喬在意大利,也是奇特的存在,同時代球星中,沒有人有他那種大場面決定比賽的能力,但是巴喬個性孤傲,與名帥相處多不融洽,意大利多位名帥薩基、里皮、特拉帕托尼都不喜歡他,連1998世界杯用他的老馬爾蒂尼,最初也根本沒有用巴喬的想法,只是當他一個替補。

趙達裕情形類似,他再閃光,曾雪麟就是不怎么用。何況曾用人是比較專斷的,國足原老門將李富勝被“調整”出隊,是因為隊內開會,曾講解技戰術打法,要求李富勝回答,李答不上來,曾說了兩句后李頂嘴,兩人爭論變成口角,曾大怒之下,直接向領導攤牌,有他沒我!那時候領導已不好干涉主教練權限,李被遣返八一隊。

為什么曾雪麟不用趙達裕?當時的說法是趙達裕1.60米身體條件太差,教練有顧忌。但趙達裕多次挽救國足,而且對他能力的欣賞,很多是國足外戰時別國教練主動提出的,這不太說得過去。

純足球的角度,用人其實并非單純的技術問題——特拉帕托尼當年堅決拒絕帶巴喬去世界杯,除了擔心巴喬傷病過多,身體無法承受高強度對抗,更因為其實意大利隊內氣氛并不那么融洽,尤其托蒂等主力中場,并不歡迎巴喬的到來。巴喬世界杯前一再苦求,“寧可去國家隊拎包也愿意”,這話與其是說給特拉帕托尼聽的,不如說是說給那些不歡迎他的意大利國腳們聽的,“我不會占你們位子的!”

趙達裕情形類似,如果樹立他為絕對一號主力,勢必會影響另一中場組織核心——李輝。

與趙達裕相反,李輝歷屆國足主帥都很喜歡用,一方面他的身體條件比趙達裕好得多,另一方面,他是北京隊出身,屬于正牌曾雪麟嫡系。曾教練自己是北京隊教練,偏向自己倒沒什么,曾之前的蘇永舜偏好廣東人,之后的高豐文偏好中青隊舊部,都是人之常情。

球隊不可能中場組織雙核心,為了陣容塞進趙達裕,曾雪麟一度擺出一個奇特戰陣——讓趙達裕踢中鋒,效果反而好得出奇,可惜曾雪麟還是沒下定決心,于是在五一九之前,做出了導致他整個人生被懲罰的決定——棄用趙達裕。

可惜,再也沒有阿根廷,好讓趙達裕拯救他了。

不到一年,趙達裕在國家隊與北京隊內部練習賽上,遭北京隊畢勝斷腿,一顆國足史上最璀璨的巨星,最終成了流星。

悲劇,或許是巴喬和趙達裕這類不世天才的共同歸宿。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梁熙明

體壇周報國際足球主筆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